





定价:49.8元
印次:1-5
ISBN:9787302578666
出版日期:2021.10.01
印刷日期:2024.08.02
图书责编:杜春杰
图书分类:教材
文化资源学对文化资源学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加以研究和梳理,建立了文化资源学的理论框架,包括文化资源的概念、类型、价值决定和价值评估等基础理论部分,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资源、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文化资源的理论应用部分,以及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及利用和文化资源公共管理等现实问题。文化资源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不同文化资源的特点,对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大量国内外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牢固把握文化资源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文化资源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对从事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王晨,男,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新型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成果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文化产业数字技术应用”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学、文化遗产学的教学和实践工作。曾出版《文化资源学》《文化遗产导论》等。
前 言 文化资源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的前沿学科。文化资源既具有资源的一般属性,也具有文化的特殊性:其一,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资源比一般的物质资源更为丰富。自然资源的性质是由其物质构成和功用决定的,文化资源的性质则由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的结合方式决定,不同类型文化资源的性质差异比较大,带来文化资源管理上的复杂性。其二,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现为文化资源价值的多重性。文化资源既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也包括当代文化IP,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多重性,对文化资源的研究也必然面临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其三,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问题,使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具有更多文化、法律方面的限制。 文化资源既是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基础禀赋条件,也是文化艺术交流、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要素对社会与经济的作用日益彰显,对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但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文化战略和国家文化安全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文化资源学”也应当是文化产业管理、艺术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或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编写本书的初衷,就是在把握文化资源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能够从理论上建立一个分析框架,把文化资源学价值形成和价值转化的基本原理讲清楚。 当前,关于文化资源的研究多分散在对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文化产业、旅游资源等不同领域,尚缺乏概括性、一般...
第一章 文化资源概述 1
学习目标 1
导言 1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资源 1
一、文化和文化资源的关系及其概念界定 2
二、文化资源的概念 3
第二节 文化资源的类型 6
一、文化资源的分类标准 6
二、个体的文化资源与集体的文化资源 8
三、精神文化资源与物质文化资源 9
四、制度化的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 13
五、精神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物等概念辨析 14
六、混合型文化资源 15
第三节 文化资源的基本性质 16
一、文化资源的精神性 16
二、文化资源的时空性 16
三、文化资源的耗竭性 17
四、文化资源的再生性 18
五、文化资源的衍生性 19
六、文化资源的可交易性 20
本章小结 20
思考题 21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21
第二章 文化资源价值论 22
学习目标 22
导言 22
第一节 文化资源价值形成的基本条件 22
一、文化生产力是文化资源形成的决定因素 22
二、文化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25
第二节 文化资源价值形成与积累的机理 31
一、精神劳动是文化资源形成的前提 31
二、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结合方式是文化资源形成的必要条件 32
三、文化资源价值形成与积累过程 34
第三节 不同类型文化资源形成的基本特点 39
一、精神文化资源的形成 39
二、物质文化资源的形成 43
本章小结 44
思考题 44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45
第三章 文化资源经济学原理 46
学习目标 46
导言 46
第一节 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 46
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