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52017
出版日期:2020.10.01
印刷日期:2020.08.28
图书责编:刘洋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是基于Scratch平台、物创云平台及人工智能模块编写的一款入门级读物,可以满足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为Scratch硬件入门;第2章为物联网应用;第3章为人工智能初步应用,包括图像识别、颜色识别等;第4章为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学到的软硬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进行项目创作。希望学生们通过本书的学习,能显著提升小组合作意愿、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徐静湖北省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5项、参与6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研究。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省内外授课、开展专题讲座60余次。2017年出版个人专著《让每个生命完整地成长:我的教海碎笔》。主编《核心素养发展手册》。杜涛湖北省创客导师,武汉市创客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武汉市东西湖区科技总辅导员。荣获武汉市东西湖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多篇论文在《无线电》《湖北教育》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先后参与4项国家级、市级的课题研究,参与湖北省通用技术课程教材、综合实践课程教材、《基于Mixly的创意造物》的编写工作。作为主讲人在湖北省内进行学术报告、专题培训20余次。
前 言 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创办于1997年8月,是一所公 办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秉承“伴学生成长,享教育快乐” 的办学理念,明确 “营造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 目标,构建“卓越教育”模式,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探索,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形成了课题引领、课程支 撑、活动推进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如果说课程是促进学生成长、老师发展的生命源泉,那 么创新课程应该给予师生什么营养?这就要回到学校的办学 理念、核心文化上,最终要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我们 认为,学校应该围绕创新文化、特色发展,从科技发展角度 及学生差异需求出发,整合国家课程资源,力求推进国家课 程的校本化实施;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相应的特色创新 课程,引领师生卓越发展,适应社会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的需求。 以“科技发明”为抓手,学校建立了“智慧之门”课程体系, 包括编程课程、科技发明课程、开源硬件课程、物联网课程等。 学校通过综合实践课,采用大班化教学,向全体学生普及课 程知识;通过校本课程,采用走班式教学,面向部分学生高 VI 规格引领。 课程实施,教材是基础。为承载学校编程教育开展、开 源硬件普及、物联网学习、人工智能体验,推进学校科技发 明活动的实施,将无形的创新理念、方法、思维方式转化为 有形的课程资源,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本书。 本书是作者团队践行科技创新教育的一次探索,是基于 课堂教学实施总结的经验成果,由于时间、器材等约束,编 写难免粗疏浅陋,敬请同行批评指正。在落地科技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