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东虎 刘畅
定价:49元
印次:1-8
ISBN:9787302554288
出版日期:2020.07.01
印刷日期:2025.06.26
图书责编:张瑜
图书分类:教材
《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面向高等师范院校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通识课教材,主要目的是向大学生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本融理论性、系统性、思想性、时代性、工具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习用书。 《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分为创新篇和创业篇两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创新篇包括第一至四章,分别是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教育创新风向、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工具。该篇主要介绍了与创新相关的知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并把握教育行业创新思维的新方向。创业篇包括第五至八章,分别是创业与创业精神、创业环境与创业机会、商业模式与创业计划书、创业融资与创业大赛。该篇主要介绍了创业的基本知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创业观,善于发现教育行业的创业机会。《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也是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创业基础”金课建设、“‘鹿城英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包头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团队等成果之一。 《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可作为师范院校公共课规划基础教材,适合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使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创业素养,拓宽创业思维,为创新创业赋能。
张东虎,包头师范学院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双硕士。入选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优秀导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美国百森商学院中国地区的第一期学员,“全国创业教育”先进个人、省级众创空间优秀指导教师,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包头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他专注于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来,主持省部级创新创业7项课题,出版专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发表专业论文10多篇。积极探索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思政工作的融合,凝炼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双创工作”被“央视一套”“新华网”“光明网”“实践杂志社”“内蒙古日报”等相继进行了报道。
序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新创业教育应时代而生,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呼唤。 当前,高等院校正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致力于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师范院校不仅仅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能力的教师,并通过他们去造就更多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接班人。 近几年,包头师范学院在创新创业领域一直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并勇于创新探索,凝练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之路。同时,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师生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一批创业项目脱颖而出,在第五届“互联网+”大赛上获得了地方师范院校的优异成绩。 然而,“创”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它意味着寻求突破而且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此,张东虎老师带领一批志同道合者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 本书是张东虎院长基于包头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编写的,具有师范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通识教材。全书...
一、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1
二、传统人才就业压力巨大 2
三、师范院校重任在肩 2
四、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3
创 新 篇
第一章 创新与创新意识 7
第一节 创新概述 10
一、创新的定义 10
二、创新的特征 10
三、创新的分类 12
第二节 创新意识 16
一、创新意识的定义 16
二、创新意识的作用 17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18
本章回顾 21
思考与练习 21
第二章 创新思维与教育创新风向 23
第一节 创新思维 26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 26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26
三、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 28
第二节 教育创新风向 37
一、移动互联网赋能教育创新 38
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 41
三、大数据赋能教育创新 47
四、VR技术赋能教育创新 51
本章回顾 54
思考与练习 54
第三章 创新方法 55
第一节 快捷创新方法 58
一、组合创新法 58
二、列举创新法 63
三、移植创新法 65
四、类比创新法 66
五、模仿创新法 69
第二节 奥斯本检核表法 69
一、奥斯本检核表法概述 69
二、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内容 70
三、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实施步骤 73
第三节 TRIZ法 75
一、TRIZ理论概述 75
二、TRIZ的九大理论体系 77
三、TRIZ法的应用 84
本章回顾 88
思考与练习 89
第四章 创新思维工具 91
第一节 思维导图 93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93
二、思维导图的类型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