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本书以经典控制、现代控制理论为主,也兼顾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应用内容。各章均给出了相应的思考与练习题,并结合部份实验实例。

作者:喻晓红,葛一楠,唐毅谦

丛书名:应用型高等院校工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定价:5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80744

出版日期:2021.06.01

印刷日期:2021.06.21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了自动控制基础理论与应用。全书共分9 章,主要内容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模型、连续系统时域分析、复域分析与校正、频域分析方法与校正、离散控制基础、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方法、非线性控制理论等。本书以经典控制、现代控制理论为主,也兼顾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应用内容。针对应用型高校培养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各章节使用了一台自研的机床导轨位置控制系统作为实例,从系统建模到控制方法分析,结合理论教学,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和设计,以便读者理论联系实际,能真正理解自动控制原理对工程实际的理论指导作用。

喻晓红,四川自贡人,女, 副教授,2004年四川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从事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教学二十余年,现任职于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发表论文十余遍,编著教材三本。

前言 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制造、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机器人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基础理论,是学习控制理论的入门基石。它是主要讲授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一门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经典理论时域、复数域、频域分析方法、现代理论的状态空间分析法,以及离散控制理论基础和非线性控制理论。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典型结构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2章主要介绍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信号流图等; 第3章主要介绍系统的时间域分析; 第4章介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与设计; 第5章介绍系统的频率域分析与校正设计; 第6章介绍数字离散控制基础; 第7章和第8章介绍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方法; 第9章对非线性系统分析进行相应介绍。 为配合国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能综合应用学科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工程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的培养目标,本书突出强调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基础性及理论的工程实践指导性。 基于国家正在进行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作为导向...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历史的回顾

1.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1.3.1开环、闭环与复合控制系统

1.3.2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1.3.3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1.3.4定常控制系统与时变控制系统

1.3.5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4控制系统示例

1.4.1机床导轨的伺服控制系统

1.4.2机床导轨的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1.5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概念

2.1.1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2.1.2线性定常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

2.2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2.1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

2.2.2机床导轨的伺服控制系统的运动描述

2.2.3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3传递函数

2.3.1传递函数的定义

2.3.2传递函数的表达形式

2.3.3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3.4机床导轨的伺服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4结构图

2.4.1结构图的建立

2.4.2机床导轨的伺服控制系统结构图

2.4.3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5信号流图

2.5.1信号流图的定义

2.5.2信号流图的常用术语

2.5.3系统的信号流图及绘制方法

2.5.4信号流图的变换法则与简化

2.5.5梅森增益公式

2.6反馈...

为配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配合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求,本书突出控制理论的工程实践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