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尹稚、卢庆强、吕晓荷、王强
定价:15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96691
出版日期:2021.12.01
印刷日期:2021.12.16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尹稚,男,1963年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综合方案副总规划师、雄安新区规划评议专家组专家、多家企业和组织的技术顾问,并长期担任30余个城市的政府顾问。1985年以来参与并主持大量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和前沿创新型项目,形成一套专门处理综合性、政策性极强的跨行业领域规划设计和研究方法。主持完成了973科研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等科研课题,以及多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概念性规划等各类规划设计工作。著有《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中国道路——中国城镇化大势与对策研究》《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等学术著作8本,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50余项国家重点项目和研究,包括: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应用、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工作机制研究、中国都市圈战略系列研究、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研究等,工作成果获国家一、二、三等奖及国际奖项20余项。卢庆强,男,1977年生。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总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城镇化研究,具备丰富的各类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实践经验。吕晓荷,女,1986年生,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近年来参与并主持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与政策研究,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研究,人民幸福指数研究,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等重大研究工作。参与编著2016、2017年度《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8年度《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中国道路 ——中国城镇化大势与对策研究》等著作。王强,男,1981年生,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副主任,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参与并主持大量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和创新研究型项目,曾获得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英国BALI国家景观奖金奖等国内外奖项。近年来参与并主持国家中心城市(高等级城市)研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工作机制研究、《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等课题和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参与2016、2017年度《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8年度《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编写,撰写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情况、城镇化率统计指标问题、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水平、中小城市带动作用等领域的多篇内参。
前 言 自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来, 提升中心城市自身能级与辐射带动能力,以都市圈为载体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建设“轨 道上的都市圈”,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引领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推进新 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抓手。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入推进以 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协调联动”。在陆续公布的地方“十四五”规划中,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 提出都市圈建设相关内容。 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变革,新冠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大城市、高密度、高流动的发 展路径受到一些质疑。在此背景下更应坚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性认识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集聚协同发展在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 推动精细化治理方面的优势所在。面向新百年奋斗目标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 求,都市圈还将在引领科技创新突破、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消费和投资等扩大内 需关键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在出版《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后,依然持 续关注我国都市圈建设进程,历时两年持续进行政策、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开展专 项研究以及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实践,并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 计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等参与地方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研究联盟, 加强典型都市圈的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第二本都市圈发展报告(因数据...
上篇 全国都市圈建设进展与新要求
第一章 全国都市圈建设的总体进展 3
第一节 国家与地方整体协同推进 3
一、国家层面战略部署 3
二、地方层面全面推进 6
第二节 重点领域持续深入推进 9
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助力协同发展新格局 9
二、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生态共保共治新要求 10
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新提升 11
第三节 研究成果百花齐放 12
第四节 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14
一、都市圈整体发展水平格局相对平稳 14
二、不同类型都市圈的建设重点有所体现 18
三、都市连绵区形成紧密网络化联系 21
第二章 都市圈建设重点领域主要进展 27
第一节 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 27
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27
二、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状况 32
三、中心城市面临的关键问题 37
四、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的主要实践 41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大力推进 47
一、以交通体系建设为骨架构建都市圈空间格局 47
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
XII
二、交通互联互通的关键问题 48
三、交通网络建设促进都市圈发展的主要实践 49
第三节 产业协作发展趋向互补互助 54
一、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促进都市圈核心竞争力提升 54
二、产业协作的关键问题 56
三、产业协作促进都市圈发展的主要实践 58
第四节 公共服务同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