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51901
出版日期:2024.02.01
印刷日期:2025.02.14
图书责编:曾珊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总体目标是介绍智能群体博弈对抗与合作理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重要应用,为读者在人工智能、演化博弈、集群系统等领域中开展跨学科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全书共分9章,特色内容包括演化博弈基础理论概述、任务分配问题、懒惰个体对任务分配博弈动力学的影响、孤立者对群体公共品博弈动力学的影响、惩罚者对群体博弈动力学的影响、策略多样性在公共品合作演化中的作用、偶遇在囚徒困境博弈动力学中的影响、朋友圈大小对空间博弈动力学的影响、内疚在群体博弈动力学中的影响等技术前沿。本书内容涉及社会心理学、博弈理论、计算机仿真、动力学分析等多学科交叉内容。希望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和**科研成果的介绍,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爱好者提供智能群体利益冲突与合作问题的理论参考。因为内容涉及博弈、动力学、人工智能、社会心理学等,所以从新颖的角度为相关的多学科读者对象提供了资料参考。
张春燕,女,南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谢广明教授。2013-2014年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得欧盟-亚洲项目博士后奖学金;欧盟-亚洲项目博士生奖学金;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方正奖学金;北京大学冈松奖学金。2014年按“引进人才计划”入职南开大学。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演化博弈理论、群体智能理论及应用,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目前是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多自主体控制学组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智能物联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前言 智能群体博弈是涉及人工智能学科的热点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作为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智能个体理论和技术,在分析和建立人类交互模型和交互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独特的、融合了各学科的、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博弈论可以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协作关系。这两种理论的结合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目前研究现状,本书以个体的智能性为研究切入点,用博弈论方法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利害冲突与协作问题,属于跨学科(如人工智能、复杂系统、社会心理学、博弈理论等)的研究热点。 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高校有几百所。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群体智能是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热点,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方向,但相关的图书种类很少,且内容不够新颖,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基于此,为了满足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研究生和相关专业人员在智能群体博弈相关领域的学习要求,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有必要按照实际教学要求,对以演化博弈为核心的群体智能理论知识进行精心选择,使学生能够掌握群体智能体系以及关键理论方法。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持续多年开展智能群体演化博弈的研究,熟悉群体智能与演化博弈传统理论与发展前沿。作者熟悉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规律,了解学生课堂体验,在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开设生物启发计算等多门相关课程。本书是作者基于讲义,总结其在演化博弈与群体智能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整理撰写而成。 本书共分为12章。第1章介绍了群体智能和演化博弈理论的基...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博弈对抗与合作困境
1.2演化博弈论及应用
1.3促进合作的衍生机制
1.4个体智能性和多样性
第2章懒惰个体对任务分配博弈动力学的影响
2.1任务分配问题
2.2带有懒惰个体的任务分配博弈模型
2.3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
2.3.1基于复制动力学的理论分析
2.3.2复杂网络上带有懒惰个体的任务分配博弈的仿真结果
2.4本章小结
第3章孤立者对群体公共品博弈动力学的影响
3.1引言
3.2阈值公共品博弈模型
3.2.1公共品博弈模型
3.2.2含孤立者的阈值公共品博弈
3.2.3复制动力学方程
3.2.4收益计算
3.3两种策略共存
3.3.1合作策略(C)和背叛策略(D)共存
3.3.2背叛策略(D)和孤立策略(L)共存
3.3.3合作策略(C)和孤立策略(L)共存
3.4三种策略共存
3.4.1阈值T的影响
3.4.2内部平衡点
3.5仿真结果汇总
3.6本章小结
第4章惩罚者对群体博弈动力学的影响
4.1引言
4.2博弈模型描述
4.3团体惩罚对合作演化的影响
4.4本章小结
第5章策略多样性在公共品合作演化中的作用
5.1引言
5.2博弈模型描述
5.3动力学结果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偶遇在囚徒困境博弈动力学中的影响
6.1引言
6.2博弈模型描述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