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8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42787
出版日期:2024.05.01
印刷日期:2024.12.03
图书责编:左玉冰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三位学者过去十年的学术论文“写作”“编辑”和“教学”经验,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的不同视角出发,囊括英文学术写作的理论、方法、案例和工具,从写作思维到行文逻辑,从用词用语到写作风格,从常见误区到破解之法,从写作模板到技术工具,从失败经验到成功秘籍,试图为英文学术写作的新手和熟手都提供适合自己的“脚手架”,可以作为一线科研人员常读常新的手边教材和实用手册。 相较于其他写作教程,本书侧重实战,针对中国作者常见的问题展开论述,提供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本书配套实用的写作工具箱、数字化互动的练习资源和同步在线学习课程,希望与读者建立有意义且持续的互动联系。更重要的是,希望借助本书,真正推动中国优秀科研成果更好地走向世界、影响世界,讲好中国的学术故事。
"范逸洲,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论文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位论文奖”,并于2023年获得国际学习分析学会颁发的“新锐学者奖”。研究领域为学习分析、自我调节学习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等,陆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数十篇英文高水平期刊和会议论文,参与多个SSCI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的编辑和审稿工作。[德] 童士敦(Torsten Juelich),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博士、免疫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国家外专局A类专家。2012年来华工作后,长期从事学术论文的编辑工作,并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院所开设一系列英语学术写作课程和工作坊。指导国内30多个研究团队完成500余篇高水平英文科研论文,其中30余篇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等**期刊上。毛君,清华大学新闻学学士,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讲师。自2020年起,为清华大学数百名本科生讲授通识写作课程,具有丰富的学术写作教学、编辑和辅导经验。研究领域为教育社会学、道德教育、通识教育和美育。在《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序言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检索“学术”加“写作”,你能在中文和英文世界中 找到成百上千的书籍与教程。科研工作者虽然是较小的一个群体,却有如此多 的资料帮助他们做好写作这一件事情,无疑说明了学术写作是极具挑战的!你 一定会想,为什么还要再写一本关于学术写作的书,这本书又会有什么与众不 同之处呢? 作为本书的三位作者,我们希望借助序言来讲讲写作本书的初衷。 为何要写这样一本书 英文学术写作是重视国际学术交流的科研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学术技能,了 解英文学术写作的规范,特别是中国人英文学术表达的误区,将有助于缓解英 文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痛苦”。 然而现存的绝大多数“英文学术写作”书籍并非针对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写 就。很多引进的教材,要么强调学术写作理论,缺少实践;要么侧重英语语法 及写作技巧,脱离学术属性。此外,这类书更多的是面向研究生的教材,读者 对象非真正“一线”在写论文的研究人员。我们认为,有必要专门为中国的一 线科研工作者撰写一本阐述英文学术写作问题的图书,并且希望少一些空谈理 念、多一些动手实践。 当然,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书籍为英文学术写作提供了宝贵思路和经验,然 而有的资料局限在某个特定学科,有的资料则是泛泛而谈,更适合入门使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往围绕英文学术写作的书籍,要么是学科专家主导,要么 是语言专家主导,要么是中国作者,要么是外国作者,较难为读者提供全面结 合中外英文学术写作的借鉴。英文学术写作理想的内容需要作者既懂得科学研 究的规律,又理解中英文写作表达差异和各自技巧,还具备真实的学术编辑和 ...
第1章 从学术伦理开始 1
1.1 本章引言 2
1.2 为什么要讲求学术诚信 3
1.2.1 违背学术道德的后果 3
1.2.2 利益冲突 5
1.3 学术写作规范准则 7
1.4 如何做到学术规范 9
1.4.1 论文写作前:注重伦理声明 9
1.4.2 论文写作中:规范的文献引用 10
1.4.3 论文完成后:利益冲突声明 11
1.4.4 论文投稿前:防剽窃工具查重 12
1.5 本章小结 14
1.6 伦理意识的学术训练题 15
1.7 常见问题答疑 16
问题1:投稿或审稿过程中遇到引用要求怎么办? 16
问题2:筛选好的实验结果来发表是学术不端吗? 16
问题3:什么叫作一稿多投? 17
问题4:署名与致谢之间的分界在哪里? 17
问题5:同一篇论文多次被引用,需要每次都标注出处吗? 17
问题6:遇到作者排序不公平怎么办? 18
1.8 主要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 19
第2章 为你的读者而写 20
2.1 本章引言 21
2.2 为什么读者意识如此重要 21
2.2.1 学术期刊和读者群体的关系 22
2.2.2 一个有趣的概念:知识的诅咒 25
2.3 如何为不同读者群体递出梯子 28
2.3.1 面向不同读者的不同写作类型 28
2.3.2 “搭梯子”的策略:Why-Why-Why 31
2.3.3 检验梯子的策略:按角色阅读 34
2.4 本章小结 36
2.5 读者意识的学术训练题 37
2.6 常见问题答疑 39
问题1:如何兼顾专家和大众的写作模式? 39
问题2:编辑和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