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第3版)
2020年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心理咨询与治疗”配套教材。资源下载 / 课件下载 含本书电子课件。咨询:2864186118@qq.com

作者:雷秀雅、丁新华、田浩

丛书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定价:49.8元

印次:3-4

ISBN:9787302621713

出版日期:2022.11.01

印刷日期:2024.07.26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3版)》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进行了清晰而详尽的阐述。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够全面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体系与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心理咨询与治疗(第3版)》的主要特点是体系的新颖性与实用性。在结构上,《心理咨询与治疗(第3版)》既保留了现有教材以心理治疗技术讲解为主的优点,又对心理治疗技术进行了分类整合。在内容的编写上,编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与咨询经验,增加了案例分析等内容。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3版)》适用于本科心理学、教育学及医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的教学,同时也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材、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参考书及大众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的指南。

雷秀雅:日本山口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林业大学首届十佳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主讲人。中国心理注册督导师,北京市教育工会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青少年心理、自闭症儿童心理学、绘画艺术疗法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代表作品:《自闭症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心理咨询与治疗》清华大学出版社,《游戏治疗》重庆大学出版社,《透视心灵—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儿童心理问题评估与咨询》重庆大学出版社等多部著作。

前 言   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已经从1949年只有少部分专业人员进行零散的心理治疗工作的启动状态,发展到了已有近12万人持有劳动部颁发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初具规模阶段。目前,心理咨询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渐为公众所认可,人们不再视心理咨询为羞耻,这其中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在这一形势的推动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学科之一。   2010年2月1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应用心理学专业规范修订草案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已被确定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教育学、医学等非心理学专业也将“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纳入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之中。不仅如此,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各种各样的竞争愈演愈烈,来自各方的压力不断增加,人们也日益注意到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学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目前我国对于心理咨询师的需求与日俱增,各种心理咨询师的相关培训也将“心理咨询与治疗”设置为核心课程。本书正是基于这种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的编制,不仅积极汲取了现行本科心理学专业及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使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教材的优点,而且结合了当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际需要,在编写宗旨、结构和取材上都做了较为科学的整合。本书编写的宗旨是把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前沿性、规范性与实践性,提升我国各层次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的教学质量。本书的结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备。从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师教学特点两方面考虑,书中增加了引导案例及案例分析、思考题...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理  论  篇

 

第一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概述 3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5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 5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对象与范围 9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历史和发展 11

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开端 11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与繁荣 12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12

一、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的四个阶段 13

二、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 15

第四节  心理咨询师 17

一、作为一个“人”的咨询师 18

二、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19

三、咨询师的价值观 21

四、多元文化咨询师 22

第五节  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23

一、伦理决策 24

二、保密 24

三、多元文化中的伦理问题 25

四、诊断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26

五、咨询中的双重和多重关系 26

本章小结 27

思考题 27

参考资料 28

推荐阅读资料 28

第二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理论 29

第一节  类型学理论 30

一、类型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30

二、心理诊断的类型论 31

第二节  认知与发展理论 32

一、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32

二、亲子关系理论 33

三、人生周期理论 34

第三节  精神分析理论 34

一、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35

二、人格结构理论 36

三、性心理的发展 38

四、梦论 39

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 40

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40

二、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41

三、模仿学习理论 42

第五节  人本主义理论... 查看详情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理论和实例都非常有独到的见解,可借鉴学习。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