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42565
出版日期:2023.09.01
印刷日期:2023.08.02
图书责编:董柳吟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一本信息素质教育类通用教材。本书基于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按照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流程编排教学内容,便于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知识与技能。本书内容包括信息资源概述、信息检索原理、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 国内主要的中文数据库、常用的国外全文/文摘数据库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信息的综合利用等。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信息检索类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信息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为方便教学,本书编者制作了配套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大纲,向本教材的授课教师免费提供,请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
陈氢,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华中科技大学任教师。承担信息检索、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教学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CSSCI检索论文30余篇;独撰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6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社科项目、湖北省高校省级教研项目等10余项。
前言 信息社会的到来引发了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信息素质成为信息社会中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成为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信息素质是可以培养的,高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是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信息检索课程是集理论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均为 具有多年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经验的高校资深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针对该课程的特点,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BL模式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来理解和解决预设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基于PBL教学模式,遵循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按照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流程进行内容编排,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3方面全面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并通过对该内容流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技能。 本书第1、2及第8章由陈氢编写,第3、4章由陈梅花编写,第5章由姜敏编写,第6章由陈善礼编写,第7章由刘海梅编写。全书由陈氢统稿和定稿。为方便教学,本书编者制作了配套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大纲,免费向本教材的授课教师提供,请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全书 配套资源由陈氢、陈梅花、刘海梅、陈善礼和姜敏制作。 编者在撰写和统稿过程中虽竭尽全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
目录
第1章绪论
1.1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
1.1.1基本概念
1.1.2信息社会及其特征
1.1.3信息环境及其特征
1.2信息素质
1.2.1信息素质的概念
1.2.2信息素质的构成
1.2.3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1.3信息资源的构成
1.3.1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分
1.3.2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分
1.3.3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分
1.4信息资源的特征
1.4.1传统信息资源的特征
1.4.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
思考题
第2章信息检索原理
2.1信息检索的概念及类型
2.1.1信息检索的概念
2.1.2信息检索的类型
2.2检索途径与检索语言
2.2.1检索途径
2.2.2检索语言
2.3检索系统与检索方法
2.3.1检索系统
2.3.2检索方法
2.4检索技术与检索效果
2.4.1常用的检索技术
2.4.2检索效果
2.5检索步骤与检索策略
2.5.1检索步骤
2.5.2检索策略
思考题
第3章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
3.1图书馆馆藏资源
3.2图书的整序及查检方法
3.2.1图书的整序方法
3.2.2图书的查检方法
3.3图书馆的服务
3.4数字图书馆
3.4.1数字图书馆概述
3.4.2我国主要的数字图书馆
3.5综合检索实例及分析
思考题
第4章国内主要的中文数据库
4.1中国知网
4.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