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第2版)
清华版《中医诊断学》,**实用,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好学易教!突出课程思政,融合数字化内容,本教材是一本经过全国多家中医院校教学实践检验的优秀教材!

作者:何建成

丛书名: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定价:79.8元

印次:2-1

ISBN:9787302644712

出版日期:2023.12.01

印刷日期:2023.12.25

图书责编:罗健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篇10章及附篇。绪论扼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内容、原理、原则、发展简史及学习方法。上篇为诊法篇,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篇为辨证篇,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下篇为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篇,介绍了病情资料的收集、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方法,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思路、内容与要求,以及病历书写与要求。附篇包括现代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特殊诊法选介、医籍选录、舌象彩色图谱。本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学生使用。

何建成,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编或参编教材、著作10余部。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本次教材编写,不仅强调突出“三基”内容,知识点明确,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而且也强调中医辨证的思维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不仅注重继承,强化经典,而且重视发扬,强调拓宽学生视野,在“三基”内容的基础上,反映学术进展,使学生能够站在学科前沿,灵活掌握并运用本学科先进知识。 本次教材的编撰,保留了第1版教材的整体框架,并借鉴了全国多个版本《中医诊断学》教材成功的经验。本书分为正文(绪论及上、中、下三篇十章)及附篇(三章)两部分。绪论扼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内容、原理、原则、发展简史及学习方法。上篇为诊法篇,共分四章,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篇为辨证篇,共分四章,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疫疠辨证,情志内伤辨证,劳伤、食积、虫积、外伤、药邪辨证),病性辨证(气血辨证、津液辨证、阴阳辨证),病位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下篇为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篇,共分两章,介绍了病情资料的收集、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方法,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思路、内容与要求,以及病历书写与要求。附篇为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共分三章,现代研究介绍了运用现代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手段,进行中医四诊客观化、证候规范化方面研究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思路和所取得的成果;特殊诊法选择介绍了耳诊、甲诊和第二掌骨侧诊等诊法的原理、临床意义。以上每章之首,有学习目标,简要阐述学习本章知识或技术的目标;每章之后又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小结是对该章内容和重点进行的概括,复习思考题则是根...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 (一)诊法┈┈┈┈┈┈┈┈┈┈┈┈┈┈┈┈┈1 (二)诊病┈┈┈┈┈┈┈┈┈┈┈┈┈┈┈┈┈2 (三)辨证┈┈┈┈┈┈┈┈┈┈┈┈┈┈┈┈┈2 (四)病历书写┈┈┈┈┈┈┈┈┈┈┈┈┈┈┈2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3 (一)司外揣内┈┈┈┈┈┈┈┈┈┈┈┈┈┈┈3 (二)见微知著┈┈┈┈┈┈┈┈┈┈┈┈┈┈┈3 (三)以常衡变┈┈┈┈┈┈┈┈┈┈┈┈┈┈┈4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4 (一)整体审察┈┈┈┈┈┈┈┈┈┈┈┈┈┈┈4 (二)四诊合参┈┈┈┈┈┈┈┈┈┈┈┈┈┈┈4(三)病证结合┈┈┈┈┈┈┈┈┈┈┈┈┈┈┈4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5 

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7 本章小结┈┈┈┈┈┈┈┈┈┈┈┈┈┈┈┈┈┈┈┈8 复习思考题┈┈┈┈┈┈┈┈┈┈┈┈┈┈┈┈┈┈┈8 

上篇四诊┈┈┈┈┈┈┈┈┈┈┈┈┈┈┈┈┈┈9

第一节全身望诊┈┈┈┈┈┈┈┈┈┈┈┈┈┈┈12 

一、望神┈┈┈┈┈┈┈┈┈┈┈┈┈┈┈┈┈┈12 (一)神的含义┈┈┈┈┈┈┈┈┈┈┈┈┈┈12 (二)望神的原理与意义┈┈┈┈┈┈┈┈┈┈12 (三)望神的要点┈┈┈┈┈┈┈┈┈┈┈┈┈12 (四)神的分类┈┈┈┈┈┈┈┈┈┈┈┈┈┈13 (五)望神的注意事项┈┈┈┈┈┈┈┈┈┈┈15 

二、望色┈┈┈┈┈┈┈┈┈┈┈┈┈┈┈┈┈┈15 (一)面部色诊的原理及意义┈┈┈┈┈┈┈┈15 

(二)常色与病色┈┈┈┈┈┈...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本教材,不仅强调突出“三基”内容,知识点明确, 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而且也强调中医辨证的 思维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不仅注重继承,强化经典,而且重视发扬, 强调拓宽学生视野,在“三基”内容的基础上,反映学术进展,使学生能够站在学科前沿,灵活掌握并运用本学科先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