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35260
出版日期:2023.06.01
印刷日期:2024.01.18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教材
《心理学基础》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编写的。《心理学基础》针对心理学公共课教学内容,以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有关知识。在《心理学基础》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加了实践方面的内容,在研究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列举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实例,增强了实用性。 《心理学基础》既可以作为高等师范类院校公共课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辅导用书,还可以作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相关从业人员及心理学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李淑莲,吉林省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高级营养师,吉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国家级出版社专著《发展心理学探究》和《心理咨询实务技能》2部;百佳出版社专著《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1部。第二作者出版国家级出版社专著《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中学生心理特征专题研究》2部。百佳出版社副主编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1部,省级出版社副主编教材《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2部。其余编教材5部.主持省级项目1项目,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深刻领会党对高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履行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心理学课程是高等师范类院校的必修课程,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活动有初步了解,为他们工作后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多数是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主,抽象的名词、概念较多,缺少对教育教学心理活动的研究,学生有“学而无用”之感。针对此类情况,为了增强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心理学教材。它可作为高等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也可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参考用书。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体例新 本书突破了传统的普通心理学体系,紧紧围绕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育”三条主线,选取有关各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教”即教师的教。“学”即学生的学,在教学与学习心理方面,我们研究介绍了学习动机、知识获得、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技能学习等心理学有关知识。“育”即德育心理,这方面介绍了个性差异与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内容。 2. 实用性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加了实践方面的内容,在研究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列举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实例,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在章节的选择与安排上,选取的都是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实...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一、个体行为 2
二、心理现象 2
三、心理的实质 5
第二节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8
一、心理学的产生 8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
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8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10
第三节 心理学的分支 12
一、基础心理学 12
二、应用心理学 13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4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4
二、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5
第五节 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21
一、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21
二、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21
思考题 23
第二章 注意与教学 24
第一节 注意概述 25
一、注意的内涵 25
二、注意的功能 26
三、注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
作用 26
四、注意的表现 27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和品质 28
一、注意的种类 28
二、注意的品质 31
第三节 注意的规律及其运用 35
一、中学生注意的特点 35
二、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
运用 37
三、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
运用 39
四、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
运用 40
五、正确处理课堂上学生注意力
分散的问题 41
思考题 42
第三章 学生记忆的发展 43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43
一、记忆的内涵 43
二、记忆的作用 44
三、记忆的分类 44
四、记忆的品质 47
第二节 记忆过程分析 48
一、识记 48
二、保持与遗忘 50
三、再认与回忆 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