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城市更新与治理
城市是人民幸福生活、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孟延春、李欣、谷浩

定价:9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47393

出版日期:2023.11.01

印刷日期:2023.10.30

图书责编:王如月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城市更新与治理》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以田野调查为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的发展历程,重点将棚户区改造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北京、海口等城市的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更新案例以及城市更新行动与公共政策实施过程,总结了我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政企合作为平台的新型治理模式,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棚户区改造理论和城市更新建议。本书适合政府、规划行业工作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使用,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城市更新发展规律的理解。

"孟延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城市更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 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城市管理学会理事。先后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博士 学位,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访问研究员;曾赴五大洲十余国进行短期学术交流。从事城市治理、城市更新、区域发展与政策等相关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李欣 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高级工程 师。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城市经济治理、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气象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谷浩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湖南 大学“岳麓学者”晨星岗。英国拉夫堡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发展战略、城市空间治理等相关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前 言 新中国成立73年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长足发展。194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0.64%。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5%,提高了5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转型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无论传统城市还是新兴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由此深刻反映出城市居民需求层次的变化,城市社区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城市治理由增量发展为主导向存量发展为导向转变。 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是我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短板。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城市更新活动,已成为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发展的历程,结合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国内实践,重点分析北京、海口等城市和地区的特点,为国内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理论研究提供更新且更加充实的经验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棚户区改造学术理论和城市更新机制与政策。 孟延春 李欣 谷浩 2023年8月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城市更新的战略定位  /  1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  /  1

第三节  城市更新的主要内涵  /  3

第四节  城市更新的研究思路  /  5

第五节  本书结构安排  /  7

第二章  城市棚户区的形成  /  9

第一节  城市棚户区现象形成背景  /  9

第二节  城市棚户区的主要成因  /  10

第三节  棚户区形成机理  /  11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更新路径比较  /  14

第一节  城市更新路径探索历程  /  14

第二节  中西方城市更新的改造模式比较  /  17

第四章  我国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渐进调整  /  21

第一节  第一阶段:2007—2012年  /  21

第二节  第二阶段:2013—2014年  /  23

第三节  第三阶段:2015—2017年  /  24

第四节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渐进调整特征  /  25

第五章  海口市玉沙村棚户区改造实践调查  /  27

第一节  案例选择和调查方法  /  27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28

第三节  玉沙村棚户区社区状况  /  30

第四节  住户对棚户区改造情况的认识  /  33

第六章  北京市老城区改造与城市风貌塑造  /  35

第一节  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历程  /  35

第二节  北京市大栅栏危旧区改造基本情况  /  39

第三节  北京市大栅栏危旧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  45

第四节  影响北京市大栅栏危旧区改造关... 查看详情

延续城市人文精神,促进城市更新治理,塑造社区共同意识和公共价值,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包容性城市社会生活新空间,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