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计算机导论(第3版·题库·微课视频版)
作者:吕云翔 李沛伦
丛书名:计算机技术入门丛书
定价:59.80元
印次:3-4
ISBN:9787302636274
出版日期:2023.08.01
印刷日期:2024.08.08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全书共15章,第1~4章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和数字基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第5~9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包括局域网、因特网、Web技术及应用、社交媒体、多媒体和 Web;第10~15章介绍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新技术领域、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安全、计算机职业与道德。全书讲解细致、全面,且力求囊括尽可能多的新技术。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及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阅读参考书。
more >第3版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导论》(第2版·微课版)于2019年2月正式出版以来,经过了几次印刷,被许多高校作为“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材,深受这些学校师生的钟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作者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好本教材的质量,及时更新本教材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这些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元宇宙、区块链、5G等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快。即使在前一版中已经涉及的一些内容,由于信息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必要对前一版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本书改动内容如下。 (1) 在第1章中,将“1.5.2 处理器逻辑”移到了“2.1.2 微处理器”中,增加了“冯·诺依曼模型”和“EBCDIC”。 (2) 在第2章中,增加了“IPU”“协处理器”“微处理器与内存的关系”“近场通信(NFC)”“OLED”。 (3) 在第3章中,增加了“游戏”。 (4) 在第5章中,增加了“中继器”。 (5) 在第8章中,增加了“Podcast和Webcast”“短视频”“电商直播”。 (6) 在第11章中,增加了“NoSQL”。 (7) 在第12章中,增加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ChatGPT”“大数据分析”“元宇宙”。 (8) 在附录C中,增加了Python讲解视频,以及Python应用题文档、代码和视频。 (9) 去掉了“附录D 世界著名的IT公司和人物(部分)”。 (10) 去掉了“附录 F 各章习题参考答案”,将其作为教辅材料。 (11) 每一章都补充了填空题和简答题。 (12) 对各章的内容重新进行了梳理。 为便于教学,本书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习题答案、在线作业和微课视频。 资源下载提示 数据文件等资源: 扫描目录上方的二维码下载。 在线作业: 扫描封底的作业系统二维码,登录网站在线做题及查看答案。 微课视频: 扫描封底的文泉云盘防盗码,再扫描书中相应章节的视频讲解二维码,可以在线学习。 希望通过这样的修改之后,教师和学生更喜欢本教材; 希望本教材信息容量大,知识性强,面向计算机导论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实际应用的这些特点能够很好地延续下去。 本书的作者为吕云翔、李沛伦,曾洪立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和素材整理及配套资源制作等。 最后,请读者能够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23年7月 第2版前言 《计算机导论》于2015年4月正式出版以来,经过了几次印刷。许多高校将其作为“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材,深受这些学校师生的钟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作者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好这本书的质量,及时更新本书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这些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5G等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快。即使在前一版中已经涉及的一些内容,由于信息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必要对前一版的内容做出及时的更新。本书改动内容如下。 (1) 在第1章中,增加了“计算机的兼容性”“计算思维”,去掉了“微控制器”。 (2) 在第2章中,增加了“TPU”“NPU”“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去掉了“个人计算机基础知识”。 (3) 在第3章中,增加了“App和应用程序”“购买和使用软件”,去掉了“软件安装和升级”。 (4) 在第5章中,增加了“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节点”“网络拓扑结构”,去掉了“网络安装”。 (5) 在第6章中,增加了“数据包”“FTTH”,去掉了“实时消息”“VoIP”“论坛、维基、博客和微博”,将这些内容放在了第8章。 (6) 将第7章的名称改为“Web技术及应用”,增加了“Web发展历程”“网站”“URL”“HTTP”,去掉了“Web基础知识”“电子邮件”,将“电子邮件”放在了第8章。 (7) 增加了一章,即“第8章 社交媒体”,内容包括“社交媒体基础知识”“内容社区”“社交媒体形式”“在线交流”。 (8) 将原第8章改为第9章。 (9) 将原第9章改为第10章。 (10) 将原第10章改为第11章,增加了“常用名词”。 (11) 接着又增加了一章,即“第12章新技术领域”,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5G”。 (12) 将原第11章改为第13章,增加了“编译器和解释器”“API”。 (13) 将原第12章改为第14章,这一章的整体结构有所改变,按照“非授权使用”“恶意软件”“在线入侵”“社交安全”“备份安全”“工作区安全和人体工程学”重新进行了组织。 (14) 将原第13章改为第15章,将“简历和Web文件夹”改为“简历制作及发布”,将“检举”改为“举报”。 (15) 对附录A、B、C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附录D、E、F。 我们还制作了2200分钟的微课视频,为的是对本书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可以在线观看。 本书还提供1000道在线测试题,可以在各章的“习题”处扫描二维码进行使用和练习。另外,扫描封底的课件二维码,可以下载针对本书的PPT。 希望通过这样的修改之后,教师和学生更喜欢这本书; 希望本书信息容量更大,知识性更强,面向计算机导论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实际应用的这些特点能够很好地延续下去。 本书的作者为吕云翔、李沛伦,曾洪立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和素材整理及配套资源制作等。 笔者从事计算机导论教学多年,本书的部分内容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果,在此感谢所有为此书做出贡献的同仁。 最后,恳请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18年10月 前言 50年前,计算机只被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使用。然而今天,几乎没有什么领域是与计算机无关的了,计算机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既大又贵,很少有人接触它们,大多数的计算机用于政府、企业、组织以进行大容量、高难度的工作,如发放账单、记录存货清单等。那时候,人们不需要了解如何使用计算机,拥有一台家用计算机更是不常见的。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特网和浏览器开启了个人计算机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个人计算机作为家用,1996—2012年我国家庭计算机的拥有率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剧增。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又把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今,大多数人在工作中已离不开计算机,无论是教师、律师、医生、工程师、音乐家,还是饭店经理、售货员、职业运动员,都会使用计算机来评估信息、工作服务或相互交流。而随着计算机产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社会中也不断扮演着新的角色。 正如人们能在不了解汽车引擎的情况下开汽车,我们也能在不了解计算机工作的技术细节的情况下使用计算机。但是,技术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了解汽车知识能帮你做出明智的购买选择,省出修车的费用。同样,了解计算机知识能帮你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机,对其充分使用,在需要的时候适当地升级,使你能一直保持高级别的舒适和自信。因此,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帮助人们了解和理解计算机及其使用,对今天的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作为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肩负着系统地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重任。本书定位于“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专业教材,但也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及广大的计算机爱好者阅读。 计算机产业发展迅猛,每一天都有新的产品、新的技术诞生。本书在编写时力求囊括尽可能多的新技术,如云计算、全息存储、3D打印机、4G、HTML5等,同时力求以数据说话,书中结论多有数据支撑。尽管如此,也只能保证一时之“新”——本科4年后,有些知识很可能就变陈旧了。为此,本书在每章的习题中都设置了几道思考题,读者可以通过因特网来寻找答案,并在此过程中培养通过因特网进行持续学习的意识。这些思考题中,有些较简单,通过搜索即可解决; 有些则较难,需要几天甚至一两周的学习才能融会贯通; 另外一些甚至仍处于争议中,没有标准的答案。 全书分为13章,其中第1~4章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硬件、软件、文件、操作系统; 第5~8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如局域网、因特网、Web和基于Web的多媒体; 第9~13章介绍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如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编程、安全、职业与道德。附录中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著名IT公司和人物,以及计算机的购买指南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这在其他书中不多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完美,但限于篇幅,且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与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同仁与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也希望各位能将在本书阅读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与我们交流。 编者 2015年1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