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9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39237
出版日期:2023.11.01
印刷日期:2024.07.04
图书责编:张维嘉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是李学勤先生所开设的最后一门公开课内容,从2008年9月起开始讲授,至2011年6月结束,共历时三年。本书就是在先生讲课录音的基础之上整理而成,本书涵盖了当时所见商末西周间的绝大多数重要器物,这是李学勤先生金文研究的集中体现,亦可视为探寻先生治学特点的良机。本书为金文研究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知识网,提供了金文研究所需的诸多背景知识;同时,先生在讲授某件铜器时,先介绍该铜器的背景知识,如出土情况、流传著录情况以及出土地的相关情况等等,这些信息往往可以和铭文的内容相印证;最后,讲义就目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进一步讨论余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李学勤(1933—2019),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
前 言 一、相关情况简介 这部讲义记录了李学勤先生昀后一门公开课,即“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的授课内容。先生于 2008年 9月开始讲授,2011年 6月结束,共历时三年。三年间,除有特殊情况,先生每周都会开课,这部讲义就是在先生讲课录音的基础之上整理而成的。 这门课的开设,与清华简的入藏密切相关, 2008年 7月,清华大学经校友捐赠,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通称清华简。清华简中有众多《尚书》类与历史类的著作,其内容涉及西周历史的众多方面,李先生深感重任在肩。为了更好地开展清华简的相关工作,培养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人才,先生在担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并主持清华简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同时,于 2008 年 9 月开设了“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这门课程,并持续讲授至 2011 年春季学期。 2011 年暑假期间,李先生出现了眩晕现象,学校担心李先生的身体,遂不让他继续上公开课,这一授课工作也随之告一段落。 由目录可知,先生的“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课程始自商末的二祀 其卣,终于西周中期的霸伯尚盂。始自二祀 其卣与周人的思想有关,众所周知,就王朝更替而言,西周始于“武王克商”,但若虑及周人之思想,西周实应始自“文王受命”,根据《尚书》及相关彝铭的记载,周人言及西周世系时多始自文王,大盂鼎、史墙盘、.盘均可为证,是以西周金文理应从文王讲起。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未发现文王的器物,若想了解文王的器物,则需参考与文王同时期的器物,文王主要活动于商末,二祀 其卣恰为商末金文的典型代表,故而课程肇始于此。霸伯尚盂为西周中期前段器,课程终于此,并非先...
目 录
绪论(一) ......................................................................................... 1 绪论(二) ....................................................................................... 34 其三卣(上) ............................................................................... 64 其三卣(下) ............................................................................... 94 《西伯戡黎》、.簋、献簋 ............................................................. 121 《微子》 ........................................................................................... 148 天亡簋 ............................................................................................. 172 西周世系、《泰誓》、利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