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54667
出版日期:2024.04.01
印刷日期:2025.01.22
图书责编:顾强
图书分类:零售
会读才会写,广泛、深度的阅读是学术研究的基础。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效阅读和理解学术文献的指导书籍,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读者更高效地阅读和理解学术文献。 相比于其他文献阅读指南,本书特意选取了不同类型文献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拆解和分析,使读者可以更直观具体地领会各类文献的实际内容。对于刚刚接触学术研究的新人,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各类文献的结构、内容和阅读技巧。对于资深的研究人员,书中提供的文献管理、AI辅助阅读、文献计量分析等工具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书中还分享了作者从实践中获取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将帮助读者避开文献阅读的常见误区。通过系统学习本书的内容,读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学术文献传递信息的方式,还可以运用所学的方法和工具,在有限的时间内从海量文献中提取真知。
傅力,博士、科普作家,毕业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现任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百余篇论文,引用万余次,授权专利12项。撰写和翻译学术科普书籍十余本。现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和Current Pharmaceutical Analysis编辑、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副编辑、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编委、《中国现代应用药学》青年编委。获岛津奖、伊恩·华莱士奖章、全球前2%科学家、世界国际先进材料学会(IAAM)会士等荣誉。
推荐序 PREFACE 如鱼得水读懂文献 学海无涯自在畅游 我一直深感阅读和理解学术文献十分重要。高质量的文献不仅包含了前人珍贵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也代表了一个领域发展的最前沿。然而,学术文献往往枯燥乏味,对研究人员的学术修养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长期以来 ,我一直在寻求更好地读懂文献、吸收文献营养的有效方法。 最近在学术交流中,傅力老师给我看了这本刚完成的《读好文献:写作导向的学术阅读指导》的初稿。读后感触颇多。我发现这是一本针对学术文献阅读的“工具书”,它以极其系统和详尽的方式剖析了不同类型文献的结构、特点和信息分布。作者傅力根据文献的语义单元,逐一解析了各个部分蕴含的价值,让读者可以有重点地获取信息,而不会迷失在繁杂的细节中。 这种基于语义单元的拆解法,也让我受益匪浅。文献的目录、标题、作者、期刊等看似枯燥的部分,其实蕴含了丰富的学术信息。通过这些“外在”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一篇文章的质量、定位和意义所在。这为我们进行文献筛选和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提供了有效途径。比如,文中提到的期刊影响因子就是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不同期刊的影响因子 ,我们就能直观判断文章发表的平台优劣。 此外,文中的案例分析部分也令我耳目一新,原来我们可以如此细致地剖析一篇文献,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度信息。透过实例,我明白了作者提出的语义单元拆解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这些生动的案例成为我学习和研究时的重要参考。比如 ,对摘要部分的解读就让我了解到 ,原来摘要中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 ,我们需要逐句分析 ,挖掘作者...
一、你从文献中可以得到什么 003
二、学术文献为什么难读 005
三、文献的基本类型 006
第二章不同类型文献的阅读方法 013
一、研究论文 014
二、综述论文 049
三、会议论文 068
四、学位论文 070
五、专利 081
六、其他9种文献类型 089
第三章文献案例拆解 113
一、研究论文:《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意愿影响
因素研究》 114
二、综述论文:《机器学习在设计高性能锂电池正极材料
与电解质中的应用》 124
三、会议论文:《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双碳政策量化
评价》 131
四、学位论文:《基于三氧化二砷的全细胞疫苗激活抗
肿瘤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 136
五、学位论文:《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学业拖延的影响:
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139
六、发明专利:《基于脱氧核糖核酸技术的数据编码
方法及解码法》 142
七、实用新型专利:《红外摄像头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146
第四章如何准确找到目标文献 149
一、找人去问 151
二、用好文献综述 153
三、学术数据库和学术搜索引擎 155
四、学术检索策略与技巧 158
五、文献的筛选和评价 168
六、笔者的一些心得 171
第五章读文献需要的一些技巧 175
一、恶补基础知识 179
二、阅读过程中的策略 183
三、精读的方法 186
四、学会记笔记和写总结 190
五、笔者的一些心得 194
第六章借助工具,提高阅读效率 199
一、文献管理软件 201
二、思维导...
2.详细介绍了如何查找和筛选文献的方法,包括数据库和检索工具的选择、检索策略等。
3.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带有目的和技巧的文献阅读方法,涵盖阅读前的准备、阅读过程中的策略以及阅读后的总结和整理。
4.本书还介绍了如何从阅读文献到撰写论文的过程,强调了文献在确定研究方向、学习研究方法和整合观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本书涉及了提高文献阅读效率的技术工具,如文献管理软件、文献分析软件和学术社交平台等。
6.实用性与工具箱特点:本书强调实用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提供了一整套可直接应用于实际阅读和研究的技巧和方法。
7.融合现有软件与技术:本书紧跟现阶段的学术研究潮流,涵盖了各种现有用于文献阅读的软件的介绍和使用教程。
8.本书适合研究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阅读,特别关注了非英语母语的研究生在面临英文学术论文阅读挑战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