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9元
印次:2-2
ISBN:9787302667346
出版日期:2024.09.01
印刷日期:2025.03.27
图书责编:曾珊
图书分类:教材
《基于ARM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STM32嵌入式系统架构、编程与应用(第2版·微课视频版)》基于作者长期讲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和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背景,首先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相关概念及应用,介绍Cortex M3微处理器架构及开发方法。在开发应用方面,以STM32F103系列中的STM32F103VET6芯片为背景,介绍了常见接口的原理及应用。STM32F103VET6芯片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典型产品,采用Cortex-M3内核,片内集成了512KB Flash存储器、64KB RAM、80根I/O口线,还包括多达11个定时器、5个USART接口、3个SPI接口、2个I2C接口、1个USB 2.0全速接口、3个12位模数转换器(ADC)、2个12位数模转换器(DAC)等资源,是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对于应用开发非常方便
陈桂友,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山东大学“嵌入式系统与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平台主任,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中心主任,山东省教育学会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山东省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设计大赛发起人之一。新疆自治区“天山学者”主讲教授,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山东赛区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前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精密仪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已渗透到国防、工业、农业、企事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掌握微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高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教学历史中,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以Z80为CPU的单板机为主流教学机型,后来是以Intel 8086为CPU的教学实验箱为教学平台。目前,基于8086的实验装置很难维护(8086芯片很难买到),许多学校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只能通过软件模拟或者几乎不开设实验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很少采用基于8086的底层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汇编语言的编程开发,取而代之的是基于ARM架构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特别是在测控系统设计方面,基于ARM微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越来越得到工程师的认可。ARM微控制器无论在体系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开发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比8086具有更加优异的特征。同时,STM32的网上资源非常丰富,便于读者学习参考。因此,本书以意法半导体公司的基于32位ARM内核的STM32F103为背景机型,介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作者从2012年开始,便尝试使用STM32为背景机型,进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讲解。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工程项目实践,对教学内容和工程项目进行凝练,形成了本书。本书不仅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相关概念及微型计算机的应用,精准对标原来基于8086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目录
第1章基础知识
1.1微型计算机发展概述
1.2微型计算机领域的几个相关概念
1.2.1常用单位及术语
1.2.2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
1.2.3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
1.2.4常见技术
1.3ARM概述
1.4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1.5习题
第2章CortexM3处理器
2.1CortexM3处理器简介及其组件
2.1.1CortexM3处理器简介
2.1.2CortexM3处理器的组件
2.1.3总线结构
2.2流水线
2.3寄存器
2.3.1通用寄存器
2.3.2特殊功能寄存器
2.4工作模式和工作等级
2.5堆栈
2.5.1堆栈的基本操作
2.5.2CortexM3的双堆栈机制
2.6存储器管理
2.6.1存储器空间分配
2.6.2位带操作
2.6.3端模式
2.7异常与中断
2.7.1中断的基本概念
2.7.2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
2.7.3中断寄存器
2.7.4向量表
2.7.5中断输入及挂起
2.7.6Fault类异常
2.7.7中断的具体行为
2.7.8中断嵌套控制
2.7.9高级中断技术
2.7.10异常返回值
2.7.11中断系统设置过程
2.8复位序列
2.9习题
第3章STM32F1系列微控制器
3.1STM32F1系列微控制器简介
3.2STM32F1系列产品系统构架和S...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