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卢文军
定价:4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84251
出版日期:2025.02.01
印刷日期:2025.07.10
图书责编:王剑乔
图书分类:教材
"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创意设计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全书分为9章,从AIGC的基本理论入手,深入探讨了文本创作、视觉设计、图像处理、音视频创作等领域的AI应用技术。本书通过对主流工具的深入解析,以及设计思维与AI融合创新的探讨,全面展现了AIGC重塑设计行业的新范式。 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选取了众多企业的AIGC应用实践,展现了设计行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创新成果。同时注重培养跨界思维和伦理意识,引导读者思考AI时代设计师的角色定位。希望通过系统化的内容体系,帮助读者在智能时代的创意领域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本书主要面向职教本科、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时适合创意行业从业者参考。"
"卢文军,男,(1985年-),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现任GMAKE视觉研究所(上海十亩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苏州高博职业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专任教师,全国联合毕业设计AIGC导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联合授课导师。应邀在苏州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山东临沂职业学院、上海农林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AIGC专题讲座、工作坊和师资培训。参与编写多本AIGC相关教材,在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融合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GMAKE视觉研究所专注于AIGC在文创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设计质量与效率。同时积极推动AIGC与高校教育融合,通过讲座、工作坊和师资培训促进产学研合作,与多所高校及企业共同探索AIGC技术在教育与产业中的创新应用。"
前言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创意设计行业。尤其是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创意生成能力,成为推动设计领域变革的重要力量。为探索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创新型设计人才的路径,我们尝试编写本书,期望能为大中专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学习参考书。 本书编写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2025年修(制)订》为纲要,侧重AIGC技术通识教育与设计文化认知的融合培养。通过解析技术本质、探讨人机协作模式、梳理设计伦理维度三个认知层次,着力构建学生对智能技术发展的系统性理解,在夯实科学文化素养与数字技术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关注产业智能化转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导向,引导学生建立技术伦理自觉与跨领域创新思维,为培育德技并修、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时代“工匠”奠定价值根基。 在内容编排上,本书尝试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梳理AIGC在设计领域的发展脉络。全书分为9章,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从单一工具到跨媒体融合,内容涵盖AIGC的本质与进化历程、文本生成、图像创作、音视频制作、设计思维创新、工具使用方法以及伦理与法律问题等。 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实际项目案例,力求展现企业在AIGC应用方面的探索实践,并适当介绍国际经验以开阔学生视野。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的形式,供教师参考和灵活调整。每章都设置了练习与思考,期望能助力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书也试图探讨AI设计中的版权保护、隐私安全、算法公平等伦理议题,期望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供一些启发。由于AIGC技术发展迅速,本书某些技术内容必...
目录
目录
第1章创意基因: AIGC 的本质与进化00
1.1解码 AI 创意: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核00
1.2技术进化论: AIGC 的里程碑时刻00
1.3创意产业的数字化身: AIGC 的多元应用00
1.4AIGC平台大比拼: 寻找最佳创意伙伴00
1.5AIGC与艺术史的对话: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0
本章小结0
练习与思考0
第2章文字炼金: AI 驱动的语言艺术0
2.1AI文本生成技术: 原理与应用0
2.2创意写作与 AI: 协作与创新0
2.3内容产业变革: AI 驱动的智能化创作0
2.4AI辅助编辑与翻译: 提高效率与准确性0
2.5文学创作中的 AI: 挑战与机遇0
本章小结0
练习与思考0
第3章视觉魔法: AI 图像生成的奇幻世界0
3.1AI绘画与设计: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0
3.2风格迁移与创意重组: AI 图像生成的奇幻世界0
3.33D建模与虚拟场景创建: AI 在游戏与电影中的应用0
3.4AI艺术家与人类艺术家的协作: 创意与创新0
3.5AI生成图像的美学特征: 新的视觉语言0
本章小结0
练习与思考0
第4章影像工坊: AI 图像处理的无限可能0
4.1智能图像修复与增强: AI 图像处理的基础0
4.2AI滤镜与特效: 图像处理的艺术与创新0
4.3AI驱动的智能摄影: 从捕捉到创作0
4.4图像分析与理解:... 查看详情
识教育与设计文化认知的融合培养。通过解析技术本质、探讨人机协作模式、梳理设计伦
理维度三个认知层次,着力构建学生对智能技术发展的系统性理解,在夯实科学文化素养
与数字技术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关注产业智能化转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导向,引导学生
建立技术伦理自觉与跨领域创新思维,为培育德技并修、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时代
“工匠”奠定价值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