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33797
出版日期:2006.08.01
印刷日期:2006.07.28
图书责编:刘志彬
图书分类:教材
这是一部无论从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新意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全书分为总论和国别分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部分阐述了两部分内容: 一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各种宏观因素,如自然条件、社会人文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保护与贸易发展等;二是大宗商品如能源、农产品、钢铁、汽车等主要工业制成品的全球生产和贸易状况。总论是为国别分论提供必要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全球贸易态势。下篇分别阐述了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转型经济国家(俄罗斯、印度)、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新加坡、巴西)、农矿原料出口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发展中国家(南非和埃及)的当前经济贸易状况,目的在于借鉴和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 作者简介: 于志达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国际经贸研究》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地理、国际经贸关系、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主编和参编的著作有《国际贸易地理概论》、《世界经贸地理》、《进出口动植物检疫与国际贸易》。先后在《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南开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论文有《外向型经济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上海五国合作机制论析》、《中美动植物检疫争端》等。
前言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无论是从产业部门还是从收入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不同层面来看,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因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而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各国经济间最为牢固的纽带。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由此而开始的世界市场革命拉开了近代国际贸易的序幕。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的发明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使世界史进入了现代国际贸易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相关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使国际贸易有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多边贸易体制的吸引力的逐步增强,国际贸易更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1980年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为20133亿美元,3908亿美元;2000年,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为64357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15284亿美元;2004年,全球货物出口总额达89756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1928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980年的4.6倍数据来源: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 http://www.unctad.org/Templates/Page.asp?intItemID=1888&lang=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创造和分享贸易利益成了各国的共识。 中国虽然在古代有过丝绸之路和南洋海上贸易的辉煌历史,但在近代却落伍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统治着中国,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用洋枪和洋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用低成...
前言[3]
上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3第一节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3
第二节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与方法5
本章小结9
本章思考题9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0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10
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16
本章小结24
本章思考题25
第三章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26
第一节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26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世界贸易中心的产生28
第三节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区33
本章小结41
本章思考题41
第四章世界区域经济集团42
第一节区域经济集团化概述42
第二节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概况47
本章小结54
本章思考题55
第五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56
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56
第二节国际经贸活动与环境相互制约的关系62
第三节WTO与环境保护65
第四节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68
本章小结72
本章思考题72
第六章世界能源贸易地理74
第一节世界石油生产贸易状况74
第二节天然气与煤炭的生产与贸易82
本章小结85
本章思考题86
第七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87
第一节世界农业生产概况87
第二节世界农产品贸易92
本章小结101
本章思考题102
第八章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103
第一节工业制成品生产与贸易概况103
第二节世界钢铁生产与贸易108
第三节汽车生产与贸易112
第四节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与贸易116
本章小结120
本章思考题121
第九章国际贸易运输地理122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