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原理与实践
作者:唐剑岚、梁常东、黄兴勇
丛书名: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实用技术系列教材
定价:29元
印次:1-6
ISBN:9787302299424
出版日期:2012.12.01
印刷日期:2018.01.05
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整合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话题,也是高师院校数学教育系列课程内容的模块之一,《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原理与实践》这一教材就是围绕该话题而作的。本教材共6章,编写思路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实用为取向,整合与呈现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经典且实用、核心且前沿的内容。本书首先概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接着从理论上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与策略,然后从实践上概要地探讨了高效查询网络资源、高效学用数学教育中的Word和PowerPoint技术,最后重点探讨了应用几何画板制作经典数学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辅助数学教育等课程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籍,适用于数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专科教学,同时也适于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者,也可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用书。
more >社会提倡终生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着强烈的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许多学校也为教师的长远发展制定了继续教育的计划,以人为本,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已提到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了,让每位教师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将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目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 有还是没有信息技术能力将影响到一个人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成为常说的新“功能性文盲”。作为教师如果是“功能性文盲”,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 面对计算机手足无措; 不会使用计算机备课、上课,不会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不会编制和应用课件,不会上网获取信息、更新知识、与同行交流,无法与掌握现代技术的学生很好地交流,无法开展网络教学等等。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如果是一个现代的“功能性文盲”,如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如何能培养出有现代意识和能力的下一代? 一本好书就是一所学校,对于我们教师更是如此。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好的教材可以帮助教师们迅速而又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从最初的Windows操作系统到Office办公系统软件,还有各种课件制作软件的教材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实用技术教材,本套丛书主要的读者对象是师范院校的在校师生、教育工作者以及中小学教师,是初、中级读者的首选。涉及到的软件主要有课件制作软件(Flash、Authorware、PowerPoint、几何画板等)、办公系列软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等。考虑到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尽可能地使用软件最新的中文版本,便于读者上手。 本丛书的作者大多是一线优秀教师,经验丰富、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他们在平时对于各种软件的使用中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整理出一线老师最想掌握的知识。本丛书的编写绝不是教条式的“用户手册”,而是与教学实践紧紧相扣,根据计算机教材时效性强的特点,以“实例+知识点”的结构建构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读者边做边学,并配以相应的光盘,生动直观,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所学知识。本丛书除了正文用简洁明快、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图书内容外,还使用“说明、提示、技巧、试一试”等特殊段落,为读者指点迷津。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的道理,好学实用的知识,图文并茂的编排,来引导教师们自己动手,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本套丛书时,我们强调动手实践,手脑并重。光看书而不动手,是绝对学不会的。化难为易的金钥匙就是上机实践。好书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相信读者学完本套丛书后,在你的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你会有如虎添翼的感觉,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你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会有极大的提高,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祝你成功! 吴文虎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原理与实践 前言 前言 21世纪,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挑战,迫切要求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原有的数学教育系列课程与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整合成了时代的重要话题。自2003年来,迎接时代挑战和现实需求,围绕这个重要话题,编者开始从教改立项、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以自编讲义或网络课程开发等方式,持续了8年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通过归纳、总结与反思,编者觉得编写《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原理与实践》这一教材,一方面可以总结过去作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应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尝试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整合的相关问题。 本教材编写的主要目的是: 帮助数学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职前和职后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理解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掌握应用常用软件(如几何画板)制作数学课件或积件的基本技能、养成“高效学、有效用”的信息技术改善数学教学的良好习惯和意识、领悟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形成应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能力。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含两大模块: 理论思考和实践实训。理论思考模块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述)主要概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涵与特征、要素与过程、模式与意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含义与层次、原则与策略。这是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基本问题及思考。 第2章(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基于经典且实用、核心且前沿的学习理论和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比较详细地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首先概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启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启示,接着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最后从教学信息的优化、信息加工的改善两个方面重点探究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本章主要意图在于提供“有效用技术”的理论观点或视角。由于本章理论性较强,而且比较前沿,专业术语较多,尽管编者尽力做到通俗易懂,可能还嫌晦涩难懂,有费读者心思。但因本章是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此试图详尽阐释。当然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理论很多,本教材只是选择了编者认为可以较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权当抛砖引玉,更期待专家批评指正。 实践实训模块包括第3~第6章。严格说,第3章(高效获取网络资源)和第4章(高效处理Word数学文档)不属于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很多数学教师经常问起这些问题或很需要这些内容。于是编者将这些实践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便成了第3章和第4章。这兴许会对改善数学教师查询网络资源和处理数学教学文档的素养有所帮助。当然,在实践实训中涌现的问题很多,这两章只是选择了急需解决的内容,也只是做了粗浅的尝试。如需获得更多问题解答的信息,请读者查阅相关网站或注册与本教材同步配套的网络平台。 第5章(用PPT制作数学积件)是大多数计算机辅助数学教育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调查发现,很多数学教师虽然比较熟悉地掌握了用PPT制作数学课件或积件的技能,但常感到费时、费心、费劲,处于一种低效学用技术的状态。因此,本章不再重复一些“入门级”的内容,而是通过一些经典积件的设计,与大家分享应用PPT设计数学积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6章(用几何画板制作数学积件)是很多计算机辅助数学教育课程中最核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很多数学教师虽然熟练地掌握了画板的基本操作,但如何高效地使用几何画板,既是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章通过阐释经典数学积件的制作原理与实践操作,与大家分享“简单实用、高效迁移”地“学用画板”的理念与实践。 本教材编写的体例是: 每章若干节,各节围绕本章基本问题、目标与任务展开。每章按照“问题与思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正文”、“作业或实验”、“小结与反思”、“网络资源”的体例进行编写。这种体例旨在潜在地启发读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教材编写力求体现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 需求导向、因需而作 根据读者的需求,编写一本教材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编者试图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即主要基于职前或职后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编写该教材。 在内容上,试图打破过去教材“大而全”的局面,向“少而精”转变。本书着力挖掘和精选其中的经典且实用、核心且前沿的内容。虽然内容不多,但反映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概貌。譬如,第2章是核心且前沿的内容; 实践实训部分都是经典且实用的内容。 在形式上,试图淡化过去教材“学术味”的状况,向“教育味”转变。在原理阐述上,力求科学易懂,注重其实质的理解和方法的操作性,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增强理解性和可读性。在实践操作上,尽量图文并茂、语言精练。在体例上,弥补过去教材缺失的“导学”成分,引领和导向读者有效和高效地学习,有助于读者养成一种自主探究和终身学习的素养。 2. 实践取向、因用而撰 因为基于职前或职后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实践性取向必然是本书的重要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上。 注重操作过程与操作原理的有效结合。基于学思统一、学以致用、学做合一的设计理念,促使读者有效学用原理、高效学用操作,用原理指导操作,通过操作深入理解原理,高效快捷地理解原理与熟练操作。 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杜绝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试图将两者融合为一体。譬如,本教材的案例全部来自教学实践中的经典问题,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为读者提供了应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实用样例。读者不仅能高效地学用技术,更能在一定的原理指导下有效地用好技术,提升数学教学的品质。 3. 课程资源、立体配套 本教材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和网络两个维度,打造立体化的配套资源。这是本教材有别于其他教材的突出特点。 教材内容尽管图文并茂、数形结合,但毕竟是静态的文本,有些细节难以凸显; 而与该教材同步又时刻更新的网络平台(http://www.mnp.gxnu.edu.cn/moodle/)弥补了上面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该网络平台搭建了读者与编著者无限沟通的桥梁。 综合上述特点,本教材作为课程载体,它兼有教学理论应用性和技术操作性,为中小学数学教师走向优质高效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路径与方法。因此,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辅助数学教育等课程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籍,适用于数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专科教学,同时也适于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者,也可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用书。 本教材由广西师范大学的唐剑岚担任主编,主编了第1~5章、第6章的主要部分; 广西钦州学院的梁常东、黄兴勇担任副主编,主编了第6章的部分内容。在编写的过程,得到了来自江苏、湖南、湖北、甘肃、广西等同行的大力支持。如湖北孝感学院李渺教授提供了大量的案例; 广西师范大学叶蓓蓓博士、周莹教授和广西教育学院张桂芳博士提供了大量实验材料; 广西师范大学近三届的数学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外,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编者在此向相关同仁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虽然编者非常严肃认真,试图与读者分享8年来的实践、教改与研究的心得体悟,但毕竟没有达到“十年磨一剑”的程度,再加上水平所限,因此,难免疏漏,甚至存在谬误,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让编者有进一步完善该教材的机会。 编者 2012年5月于桂林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