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2-7
ISBN:9787302339779
出版日期:2014.01.01
印刷日期:2024.06.27
图书责编:王剑乔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详细介绍了直、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理论及应用,强调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直流调速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晶闸管直流电动机不可逆与可逆调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异步电动机矢量变换控制系统和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等。对有关直、交流电动机调速的内容进行了筛选,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从实际问题出发,侧重完整的系统原理分析与工程设计。每章含有小结和习题,最后给出部分实验的实验指导。 本书可作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或其他相近专业高职高专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刘松,男,1957年2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30年,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6年被评为副教授。历任专业教研室主任、电教中心主任、实验中心主任、计算机应用开发中心主任、校级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主持人等职。1982年起,主要从事中专、大专、本科“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同时主持开发了自动控制系统方面多项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前言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是工业电气及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系统掌握拖动系统的调速知识及其实用技术,对于电气工程类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本书第1版于2006年出版。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基础和更新的科研与技术成果,再次优化“重基础、重应用、内容新”的体系,决定对此书进行修订再版。本书继续强调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精选,突出重点,在适当阐述理论的同时,重点放在工程应用实际系统的分析上,帮助读者理解掌握主要理论,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总体内容上,本书和第1版一样,分为直流拖动控制系统和交流拖动控制系统两部分。原直流调速部分由5章缩减为4章,交流调速部分则由3章增加到5章,意在跟进技术进步与实际工程需要。全书共分9章,第1、2、3、4章为直流调速系统及其应用,第5、6、7、8、9章为交流调速系统及其应用。矢量变换控制系统单独成为第8章,新增第9章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原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内容基本不变,改为第2章、第3章和第4章,教学实验部分仍然保留。直流调速部分修改了部分内容。交流调速部分则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交流调速发展形势,重新编选和改写而成。 本书第6章和第7章由赵双元编写,教学实验由孙振龙、于会敏编写,其他各章及内容全部由刘松编写,有较大部分内容是根据多年的教学讲义讲稿改写而成。 在此,谨向参加编写的老师和书后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次修订再版过程中,仍然遵循“少而精,够用为度”的原则,重视新技术、新应用。尝试“讲清楚多少”,不追求“看到多少”。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由于作者水平和能力有限,...
目录
绪论
第1章直流调速系统特性分析
1.1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转速控制的要求和调速指标
1.1.2开环调速系统的性能和存在问题
1.2转速负反馈自动调速系统
1.2.1闭环调速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2.2闭环调速系统静特性方程
1.2.3开环系统机械特性和闭环系统静特性的比较
1.2.4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
1.3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
1.3.1设定系统数据
1.3.2稳态参数计算
1.4单环控制系统的限流保护——电流截止负反馈
1.4.1转速负反馈系统的问题
1.4.2带有电流截止环节的电流负反馈
1.5静态无差调速系统
1.5.1实现无静差的原理
1.5.2无静差系统的调节过程
1.5.3无静差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1.5.4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举例
1.6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1.6.1额定励磁下直流电动机的传递函数
1.6.2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传递函数
1.6.3调节器和测速发电机的传递函数
1.6.4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
1.6.5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条件
1.7自动调速系统的检测装置
1.7.1测速发电机
1.7.2电流检测装置
1.8小结
1.9习题
第2章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及其工程设计
2.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2.1.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形成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