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374589
出版日期:2014.09.01
印刷日期:2015.07.30
图书责编:焦虹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为“大学计算机”国家MOOC课程专用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专用教材。全书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围绕计算、构造、设计三大主题进行内容组织,将核心聚焦到计算模型与信息编码、系统构造与抽象、算法分析与设计三大模块,强调自底向上的构造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与编程实现能力。 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模型与基本计算理论、信息表示与编码、软硬件系统构造及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网络安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等。本书主体内容配有教学微视频及动画演示案例、在线作业练习等辅助教学的网络数字资源。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适用学时为48~64学时。书中带有的章节为选讲内容,可根据情况课内讲授或作为翻转课堂教学使用。
吴宁 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和教改项目,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等。主要编写出版的著作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前言 大学计算机——计算、构造与设计1991年,美国施乐公司PARC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Mark Weiser在Scientific American上发表了题为Computer for the 21th Century的文章,提出了“无处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理念,并由此开创了计算领域的第三次浪潮。无处不在的计算设备,无处不在的网络和通信,彻底改变了人类数千年的生活习惯。人们希望通过无处不在的计算,能随时随地获得自己希望的服务,且不用关心这些服务是怎样得到的。由于提供这些服务或计算的重要载体是计算机,因此,计算机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信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在学习什么专业,都需要学习使用计算机;而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更需要建立和掌握利用计算机求解各种专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或者说,应具备计算思维的能力。 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围绕计算、构造和设计三大主题的“大学计算机”教材。本书与现有多数同类教材不同的是,除了不再追求“广而浅”的认知导向型模式,而转为具有针对性的“窄而深”的描述之外,首次从命题逻辑出发,讲述系统如何从基本逻辑门这样的“原子细胞”经过逐层封装与抽象,最终构成系统整体的思维过程。不仅帮助读者从构造的角度理解“抽象”、“封装”这样一些软件理论中常见的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这种自底向上的构造思维模式,这也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本书共7章。第1章首先带领读者走进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整体结构;然后从计算模型入手,讲述计算与可计算性基本理论、计算工具的发...
1.1走进计算机1
1.1.1计算机系统构成2
1.1.2主机与主机板4
1.1.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1
1.2图灵机模型与计算问题12
1.2.1图灵机模型12
1.2.2图灵机构造示例16
1.2.3计算与可计算性理论18
1.3计算工具的发展与启示21
1.3.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21
1.3.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23
1.3.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24
1.4基于计算机的问题求解26
1.4.1需求分析与模型建立27
1.4.2模块设计28
1.4.3程序编码与调试29
1.4.4系统测试31
1.5计算机科学研究前沿技术简介32
1.5.1高性能计算32
1.5.2普适计算34
1.5.3云计算35
1.5.4人工智能35
1.5.5物联网36
习题37
第2章信息的表示编码39
2.1计算机与二进制39大学计算机——计算、构造与设计目录2.2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与编码42
2.2.1什么是信息42
2.2.2数值信息表示43
2.2.3文字信息表示45
2.2.4声音信息的表示48
2.2.5图像信息的表示51
2.3计算机中的数制53
2.3.1常用记数制53
2.3.2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55
2.4二进制数的表示和运算58
2.4.1二进制数的表示58
2.4.2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61
2.4.3机器数的表示和运算63
2.5计算机中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67
2.5.1信息采集67
2.5.2信息表示和压缩68
2.5.3信息存储和组织68
2.5.4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