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07430
出版日期:2015.07.01
印刷日期:2015.07.21
图书责编:宋成斌
图书分类:零售
《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以下简称《研究指南》)是日本作者坪田一男最畅销的一本工具书,针对的是希望尽早开始学术和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该书自1997年初版印刷之后畅销不衰,很受学生欢迎。《研究指南》可说是应时代要求而生的一本书。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经济衰退的日本明确提出“科技立国”,科研经费与成果快速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注重企业科研、国际交流合作。大量年轻研究人员、留学人员亟需一本指点他们进入学术生涯,并力争做出学术成就的普及性图书,《研究指南》正满足了这些要求,因此成为常销畅销图书。 目前中国科研经费已居世界第三,科研成果数量上升,学术体制与学术交流也亟需国际化,也正步入科技立国的政策背景中。本书将引领国内理工科研究者全面了解从事科研工作须知的方方面面,且主要内容都涉及各种情况下,也包括留学海外的研究生活。对于已经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就特别能有所领悟和自我发现。 《研究指南》全面叙述了一名研究者会经历的各种曲折弯路,把可能的风险与成果详尽加以说明,并且用阳光向上的心态向读者提出了各种选择的建议。从全书来看,作者的讲解和建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讲解研究的意义、要点、如何选择研究室、课题、导师,属于研究生活的前期进入阶段,为指南1~4。第二阶段是讲解学术交流工具、研究方法、发表论文、宣读论文,属于研究生活的中期稳固阶段,为指南5~10。第三阶段是讲解如何管理时间、经费,处理好留学中的常见难题,属于研究生活的后续阶段,为指南11~13。
作者简介: 坪田一男(TsubotaKazuo) 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教授,医学博士。1955 年生于东京,1980 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其后担任过国立枥木医 院眼科主任医师,东京牙科大学教授。1985—1987 年留学美国,就读于哈佛大学。擅长眼角膜移植、准分子激光手术以及干眼症的治疗。近年来,坪田教授从眼科医学出发,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抗衰老医学和组织工程学(亦称“再生医学”)。出版过多部著作,包括《移植医疗的最新科技》《理科生的人生设计指南》(均为BLUE BACK 系列丛书)《培养长寿基因》(新潮社)等。 译者简介: 冯阅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于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交换留学;一直用读书、写作、听古典音乐和独自旅行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译作包括《寒武纪的海神》、《青铜神裔》、《7天学会写动漫脚本》等。
本书第一次出版,是在12 年前,在此期间,增印了17 次,是拙作中最为畅销的一本。能得诸位方家青眼有加,实感欣喜,其中不乏一些同事是在读了本书之后才立志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同时我也收到许多留学海外,尽享研究乐趣的人寄来的信件。我非常荣幸能将自己身为一名研究者曾经走过的弯路和获取的灵感与大家共享。此外更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在一次学会上我见到了因生成iPS 细胞而成为世界级研究者的山中伸弥教授。当时他告诉我:“看了你的《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感觉自己身上又有了力量。”能得到我所敬仰的山中教授的称赞,其中的欣喜难以言表。 本书最初出版于1997 年,与那时相比,时代已经大为不同,因此我对本版《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在这12 年间,社会日新月异,我本人也有所进步,我将这样的积极变化融入了最新版中。 言归正传,手捧本书的读者朋友们,想必正在迷茫是否要选择研究这条道路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吧。本书正是为这样的朋友量身打造。也许你们把研究想得太过艰难困苦了。 此外,那些已经踏上研究之路的朋友们,现在又能从自己的研究生活中获得多少乐趣呢?你是否是因为以下的原因而开展现在的研究呢——导师要求的命题、公司的需要、为了完成硕士阶段的论文、为了升学成为博士……这些理由虽然无法诟病,但我认为研究本身应该是更具浪漫色彩的一种行为。 做研究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研究给人带来乐趣。就像漫画引人入胜,滑雪令人心驰神往一样,研究也同样极富趣味性。提起“研究”两字,人们总会认为艰涩难懂,但说到底其 实是研究者的一个兴趣,一个专长。 我一直坚信研究就是终极的智力探险。我这样说的...
1-1 研究生活是快乐的延续
1-2 研究是一场“智力探险”
1-3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指南2 成为研究者的8要素
2-1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2-2 了解研究团队的价值观
2-3 对使命的思考
2-4 研究要遵循内心真正的价值观和使命
2-5 学生时代的学习和研究全然无关
2-6 成为研究者的4 个条件
2-7 锻炼沟通能力
2-8 失败是成功之母
指南3 选择大学和研究室的11 个标准
3-1 志同道合才可共谋
3-2 将国外大学也纳入考虑范围
3-3 读大学比凑学费更重要
3-4 研究生的报酬问题
3-5 选择研究室等于选择导师
3-6 选择研究室的6 个问题
3-7 寻找研究生活中的师长
3-8 与憧憬的老师会面
3-9 与师长惺惺相惜
3-10 人人皆师
3-11 寻找人生路上的师长
指南4 确定研究课题的14 项原则
4-1 我的课题我做主
4-2 怀揣自由心性,选择心仪课题
4-3 既定之,则安之
4-4 勿拘泥于过往文献
4-5 重视假设
4-6 勿提前预测结果
4-7 选得好,站得高
4-8 课题需有益于社会
4-9 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课题
4-10 引入fashion(流行)特征
4-11 选择次善之道
4-12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4-13 设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
4-14 享受登顶前的旅途
指南5 沟通的那些事
5-1 找到能激励自我的关键词
5-2 近朱者赤,人以群分
5-3 广交友,从身边做起
5-4 与和自己有共鸣的人在一起
5-5... 查看详情
《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以下简称《研究指南》)是日本作者坪田一男最畅销的一本工具书,针对的是希望尽早开始学术和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该书自1997年初版印刷之后畅销不衰,很受学生欢迎。《研究指南》可说是应时代要求而生的一本书。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经济衰退的日本明确提出“科技立国”,科研经费与成果快速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注重企业科研、国际交流合作。大量年轻研究人员、留学人员亟需一本指点他们进入学术生涯,并力争做出学术成就的普及性图书,《研究指南》正满足了这些要求,因此成为常销畅销图书。 目前中国科研经费已居世界第三,科研成果数量上升,学术体制与学术交流也亟需国际化,也正步入科技立国的政策背景中。本书将引领国内理工科研究者全面了解从事科研工作须知的方方面面,且主要内容都涉及各种情况下,也包括留学海外的研究生活。对于已经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就特别能有所领悟和自我发现。
《研究指南》全面叙述了一名研究者会经历的各种曲折弯路,把可能的风险与成果详尽加以说明,并且用阳光向上的心态向读者提出了各种选择的建议。从全书来看,作者的讲解和建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讲解研究的意义、要点、如何选择研究室、课题、导师,属于研究生活的前期进入阶段,为指南1~4。第二阶段是讲解学术交流工具、研究方法、发表论文、宣读论文,属于研究生活的中期稳固阶段,为指南5~10。第三阶段是讲解如何管理时间、经费,处理好留学中的常见难题,属于研究生活的后续阶段,为指南11~1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