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探索的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本是什么?上帝是如何设计这个世界的?这是爱因斯坦的困惑。 首先简单概括了牛顿力学及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从经典理论碰到的困难,引出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思考和历史过程。第一章主要介绍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绍广义相对论少不了的数学工具:黎曼几何。从几何直观和物理应用的意义上来引进黎曼几何,并重点突出内蕴几何思想的重要性。第三章中解释了狭义相对论引发的有趣佯谬及质能关系式。第四章介绍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第五章则是主要介绍了宇宙学中的大爆炸理论、暗物质、暗能量等假设的来龙去脉、最新研究状况等等。 从《上帝如何设计世界:爱因斯坦的困惑》中也可看到这些伟大发现背后的故事和科学家的思路历程。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问题的?他们历经了一些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又是如何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讨发现自然规律的历史,领略其背后隐藏着的生动灵感和科学精神。
张天蓉,女,科普作家。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现住美国芝加哥。研究课题包括广义相对论、黑洞辐射、费曼路径积分、毫微微秒激光、激光探测晶体性质、高频及微波通讯EDA集成电路软件等。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2008年出版科普小说《新东方夜谭》;2010年11月出版悬疑小说《美国房客》。2012年开始,在科学网发表一系列科普博文,其文风深入浅出,趣味盎然,亦保持科学的严谨性,深得读者喜爱。是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物理卷参编者之一。2013年出版科普读物:《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和《世纪幽灵:走近量子纠缠》。
前言 当你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环顾神秘莫测的宇宙,你可能会提出种种疑问:星星到底有多少?宇宙究竟有多大?实际上,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开始了对天体运行及宇宙起源的探索和思考,无论是西方旧约中的上帝创世纪,还是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开天地,都将天地宇宙描述成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即使后来人类掌握了科学这个锐利的武器,也仍然赋予宇宙以动态的图像,而非静止和一成不变的。既然宇宙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那么,它变化的历史如何?它是否有一个起点和终点?它是如何演化成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这种形态的?它未来的命运如何?对这一大串问题,也许每种宗教、甚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但我们这儿感兴趣的,是科学家们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更为具体地说,物理学家们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 科学是人类走向文明过程中创造的奇迹,是古往今来成百上千个科学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科学研究探索的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本是什么?从古到今,不同学派给出不同答案。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但万物皆由物质构成,万物之本应与研究物质的物理学有关。物理学是“究物之理”的科学,探讨研究从无限小的微观世界到无限大的宏观世界,担当了“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艰巨任务。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的名字,印在了每一个现代基础物理理论的篇章中,他就是:爱因斯坦。 其实,何止是物理学。在伟大的科学巨匠中,爱因斯坦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无人能比,他的头像连小学生都认识,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如今,这位伟人离开这个世界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他所作出的几项最杰出的贡献,包括1905年提出光电效应和狭义相对论,以及1915年建立的广义相对论,也都已经是100年之前的...
造物者的奥秘:写在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
第一章 时间空间之谜
1. 牛顿点亮的火把
2. 电磁交响曲
3. 寻找以太
4. 相对性原理
5. 什么是“同时”?
6. 万有引力
7. 量子革命
第二章 黎曼几何
1. 几何几何
2. 迷人的曲线和曲面
3. 爬虫的几何
4. 爱因斯坦和数学
5. 矢量的平行移动
6. 阿扁的世界
7. 测地线和曲率张量
第三章 相对论佯谬知多少
1. 双生子佯谬
2. 同时的相对性
3. 闵可夫斯基时空中的固有时
4. 四维时空
5. 匀加速参考系上的Alice
6. 飞船佯谬
7. 质能关系E=mc2
第四章 引力和弯曲时空
1. 等效原理
2. 圆盘佯谬和场方程
3. 实验证实
4. 时空中的奇点
5. 霍金辐射
6. 黑洞的战争
第五章 茫茫宇宙
1. 宇宙常数的故事
2. 大爆炸模型
3. 永不消失的电波
4. 探索引力波
5. 暗物质
6. 引力透镜
7. 暗能量
8. 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