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4
ISBN:9787302467724
出版日期:2017.04.01
印刷日期:2020.12.01
图书责编:左玉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大学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本书的内容设计既立足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学的基础理论,又顺应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不断融合的时代趋势,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材。 全书共十四章,包括总论、公司治理与雇佣战略、劳动标准、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工作场所用工流程管理(上、下)、管理沟通与劳动关系氛围、员工民主参与、绩效认可与绩效管理、总报酬模型与薪酬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企业劳资冲突管理系统。每一个章都配有学习目标、案例分析和复习思考题等内容。 本书既适合作为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及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师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主管的培训教材。"
唐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企业家协会雇主权益保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1993年毕业留校任教;1994—1995年,兼任北京美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2001年,兼任北京高唐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6-2001年,兼任北京亚太央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2005-2006年,两度赴德国Osnabrueck大学做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究;2006-2007年,参加中组部和团中央组织的第七批博士服务团,在重庆工商大学挂职校长助理;2008-2009年,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访学。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冲突管理系统(预防、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部级科研课题以及企事业单位咨询课题三十多项。 杨振彬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专业博士,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曾任某央企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规划经理,具有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工作经验;曾为多家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参与编写多部学术著作,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
前言 劳动关系是劳资双方在工作场所形成的用工关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劳动关系学研究的是劳动关系主体、结构、环境和运行的规律。更具体一些来说,劳动关系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微观劳动关系管理和中观、宏观的劳动关系治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微观企业内部雇主与雇员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自治关系为基础的劳动关系管理体系,这个层面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雇主与雇员,内容包括企业用工管理、员工发展的全流程设计,涵盖全部工作场所内调整雇主雇员之间关系的制度。第二个层面偏重中观和宏观,是以社会中劳方、资方和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协调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中观层面包括区域、行业劳动关系治理,这个层面的劳动关系管理体系不仅涉及雇主和雇员这两个利益相关者,而且,政府、工会、价值链相关方都作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劳动关系的综合治理当中。宏观层面包括国家劳动关系治理及国际劳动关系治理,内容涵盖国家劳动标准立法、国际劳工标准、跨国劳动问题综合治理等。这个层面劳动关系管理体系涉及更多利益相关者,社区、其他经济体甚至环境都成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这两个层面都是劳动关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微观层面的劳动关系管理是中观、宏观层面的劳动关系管理体系的基础,只有真正搞清楚企业内部的实际用工情况后才能进行科学的产业治理。中观、宏观层面的劳动关系管理体系对微观层面的劳动关系管理进行规制约束,使企业内的劳资行为在合理的规则网络下运行,追求社会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最大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HRM)与劳动关系管理(LRM)呈现出强劲的融合趋势,理论界把“人力资源与劳...
第1章总论1
1.1工作场所用工管理的认知演进1
1.1.1工作场所的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1
1.1.2工作场所用工管理的理论创新和思想演进2
1.2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的核心范畴8
1.2.1劳动关系建立与运行的4个阶段8
1.2.2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的直接利益相关者: 雇主与雇员10
1.2.3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关系治理模型11
1.3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的价值塑造及研究范式14
1.3.1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的价值塑造: 合理、合情、合法14
1.3.2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的三重境界15
1.3.3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的研究范式17
案例分析硅谷的任期制: 基于劳资双方行为和心理契约发展的雇佣实践18
复习思考题20第2章公司治理与雇佣战略21
2.1公司治理结构21
2.1.1公司治理结构概述21
2.1.2公司治理结构理论22
2.1.3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要素23
2.1.4公司治理结构模式26
2.2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设计30
2.2.1公司战略30
2.2.2公司组织结构设计33
2.3雇佣战略40
2.3.1雇佣战略的影响因素41
2.3.2雇佣战略的制定42
案例分析波音公司: “内外结合,刚柔并进”的公司治理43
复习思考题43
第3章劳动标准44
3.1劳动标准概述44
3.1.1劳动标准的概念44
3.1.2劳动标准的分类44
3.1.3劳动标准的法律效力45
3.1.4影响劳动标准制定的因素46
3.2国际与国家级劳动标准47
3.2.1国际劳工标准47
3.2.... 查看详情
全书共十四章,包括总论、公司治理与雇佣战略、劳动标准、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工作场所用工流程管理(上、下)、管理沟通与劳动关系氛围、员工民主参与、绩效认可与绩效管理、总报酬模型与薪酬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企业劳资冲突管理系统。每一个章都配有学习目标、案例分析和复习思考题等内容。
本书既适合作为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及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师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主管的培训教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