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提供课件,。本书是经典教材升级版!加强理论描述,适当简化数学推导;引入实际控制案例,便于读者系统掌握知识点,增强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爱民 主编 任志刚 王勇 杜行俭 编著
丛书名: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95
印次:2-10
ISBN:9787302522911
出版日期:2019.08.01
印刷日期:2024.07.10

本书涵盖了经典控制、现代控制和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从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入手,较深入地介绍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信号流图以及状态空间模型;详细阐述了用于控制系统稳定性、瞬态性能、稳态性能分析时域法、根轨迹法、频域法和状态空间法,以及相应的系统设计方法;讨论了离散控制系统的模型、性能分析和校正方法;并对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此外,在相关章节给出了有关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MATLAB仿真方法和示例。   全书内容全面、逻辑明确、图文并茂,理论与示例有机结合,适于用作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以及机械类、能动类、化工类等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同时可供控制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more >

  自动化学科有着光荣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自动化学科的发展和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五十多年来,自动化科学技术在众多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如航空、航天等,两弹一星的伟大工程就包含了许多自动化科学技术的成果。自动化科学技术也改变了我国工业整体的面貌,不论是石油化工、电力、钢铁,还是轻工、建材、医药等领域都要用到自动化手段,在国防工业中自动化的作用更是巨大的。现在,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活跃的领域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比如机器人、月球车等。另外,自动化学科对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网络控制、量子控制、流媒体控制、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就是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影响下得到不断的发展。在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中国要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还很重,或者说我们正处在后工业化的阶段。因此,国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学发展观,这对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机遇难得,人才更难得。要发展自动化学科,人才是基础、是关键。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或者说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始终要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具体对自动化系或自动化学院的领导和教师来说,要时刻想着为国家关键行业和战线培养和输送优秀的自动化技术人才。   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很多,涉及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拓宽专业口径、优化教学计划、增强教学柔性、强化通识教育、提高知识起点、降低专业重心、加强基础知识、强调专业实践等,其中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编写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材尤为重要。清华大学吴澄院士领导的《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根据自动化学科对自动化技术人才素质与能力的需求,充分吸取国外自动化教材的优势与特点,在全国范围内,以招标方式,组织编写了这套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这对推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具有重 要的意义。这套系列教材的建设有新思路、新机制,适应了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立足创建精品教材,重视实践性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采用了竞争机制,以激励和推动教材建设。在此,我谨向参与本系列教材规划、组织、编写的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并希望该系列教材在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授 2005年10月于教育部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第2版)

韩九强、钟德星、张新曼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运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刘金琨
定 价:59元

查看详情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版·新形态版)...

田茸、李虹、宋娟、凌菁
定 价:59元

查看详情
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

王建辉 顾树生 主编
定 价:89元

查看详情
电机与拖动(第3版)

刘锦波 张承慧
定 价:95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借助典型控制系统,加强对自动控制思想、概念和方法的描述,适当简化数学推导,引导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精髓。
      遵循从建模、分析到设计,从连续系统到离散系统,从线性系统到非线性系统的思路编排章节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近。通过在关联章节穿插使用相同的实际控制案例,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点,增强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借助典型控制系统,加强对自动控制思想、概念和方法的描述,适当简化数学推导,引导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精髓。
      遵循从建模、分析到设计,从连续系统到离散系统,从线性系统到非线性系统的思路编排章节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近。通过在关联章节穿插使用相同的实际控制案例,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点,增强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more >
  • 第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 3

    1.3.1  开环控制系统 3

    1.3.2  闭环控制系统 4

    1.3.3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5

    1.3.4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 7

             1.4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10

    1.4.1  按输入信号特征分类 10

    1.4.2  按系统中传递的信号分类 14

    1.4.3  按系统特性分类 15

    1.4.4  按系统参数分类 16

             1.5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7

             1.6  自动控制原理的研究内容及本书的结构体系 18

             习题 20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2.1  引言 22

             2.2  微分方程 23

    2.2.1  机械系统 23

    2.2.2  电路系统 26

    2.2.3  机电系统 28

             2.3  传递函数 33

    2.3.1  传递函数定义 33

    2.3.2  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36

    2.3.3  举例说明建立传递函数的方法 39

             2.4  方块图 44

    2.4.1  方块图的组成和绘制 44

    2.4.2  方块图简化 47

    2.4.3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52

    2.5  信号流图 54

    2.5.1  信号流图的组成和建立 54

    2.5.2  梅森增益公式 56

    2.6  状态空间模型 6...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