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实验教程(第4版)
配套PPT。“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突出实用性,精心选材,注重理论严谨性,精选大量设计实例

作者:孙建国、赵国冬、高迪、兰海燕、李丽洁、刘倩

丛书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系列教材

定价:49元

印次:4-7

ISBN:9787302524274

出版日期:2019.07.01

印刷日期:2025.01.02

图书责编:张瑞庆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基于网络安全体系结构,选择最新的网络安全实用软件和技术,在基本的网络安全实用技术和理论基础上,按照网络分析、远程控制技术、SSL-VPN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虚拟蜜网技术系统的讲授了网络安全实验内容。本书不仅介绍基础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Sniffer分析软件、pcAnywhere远程控制程序、Snort入侵检测系统以及Honewall蜜网架构等实验用例的训练,学生可以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的体系概念,了解网络协议、数据包结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等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

孙建国,男,1981年8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参加工作,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副院长。计算机学会哈尔滨青年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士后基金各一项;主持工信部、国家保密局等委托研究项目4项,科研经费共计200余万元,在《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EI/SCI检索的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3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一部)、译著(两部)、编著(三部)共6部。博士论文《矢量地图数字水印关键技术研究》获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

前言 1. 写作背景 目前,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安全学科和专业方向设置问题受到非常大的关注。对于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教育而言,其基本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都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发生变革,保密与信息安全专业方向也在积极地进行准备。 在新形势下,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是: 具有宽厚的理工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与保密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特别是在能力方面,要求专业学生能够做到: 具有设计和开发信息安全与防范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基本的科研能力。 实践学时的设置不仅起到加深学生理论课所学知识的作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实现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实验设备所限,各课程的实验环节较分散,分布在不同的实验平台或实验课程中,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网络安全实践环节的设立,是对计算机网络、现代密码学、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支撑。 本书的编写思路是: 根据网络安全的体系架构,确定需要重点讲授和考核的内容,并针对具体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实用型软件工具或主流技术,同时结合主体技术开展具有基础实验和扩展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内容,既能够满足日常的实验教学活动,又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本书特点 本书兼顾高等学校理论教学需要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借鉴国外名校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及相关课程内容安排...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1

1.1引论1

1.1.1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1

1.1.2网络安全现状及发展7

1.1.3黑客及黑客入侵技术11

1.1.4网络安全主要影响因素18

1.2网络安全基本知识19

1.2.1网络安全研究内容19

1.2.2网络安全体系结构20

1.2.3网络安全评价标准23

1.3网络空间安全国内外战略25

1.3.1美国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25

1.3.2俄罗斯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25

1.3.3欧盟网络空间安全战略26

1.3.4英国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26

1.3.5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27

1.4《塔林手册》34

1.4.1《塔林手册》出台的背景34

1.4.2《塔林手册》的核心内容34

1.4.3《塔林手册》对我国网络安全的影响36第2章网络安全研究的内容38

2.1密码技术38

2.1.1基本概念38

2.1.2密码算法38

2.1.3网络安全应用39

2.2防火墙技术39

2.2.1防火墙体系结构39

2.2.2包过滤防火墙41

2.2.3代理防火墙42

2.3入侵检测44

2.3.1入侵检测技术分类44

2.3.2入侵检测系统结构46

2.3.3重要的入侵检测系统47

2.3.4入侵检测的发展方向48

2.4网络安全态势感知49

2.4.1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基本概念49

2.4.2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相关技术52

2.4.3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研究方向53

2.5网络认证技术54

2.5.1身份认证55

2.5.2报文认证55

2.5.3访问授权56

2...

实践学时的设置不仅起到加深学生理论课所学知识的作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联系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实现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实验设备所限,各课程的实验环节较分散,分布在不同的实验平台或实验课程中,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网络安全实践环节的设立,是对计算机网络、现代密码学、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支撑。本书兼顾高等学校理论教学需要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借鉴国外名校在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及相关课程内容安排,组织本教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验用例设计,力争理论详尽、用例科学、指导到位。配合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现代密码学、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实用性,所有实验可操作性强,与实践结合紧密。本书不仅介绍网络安全的核心理论和主要技术,更着眼于介绍在网络安全管理和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系统软件,支撑和维护网络健康运行。
本书可作为信息安全专业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现代密码学”、“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等课程的实践教材,书中的全部实验示例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完全的调试,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