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基于ARM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作者:陈桂友 主编 邢建平、王海滨、杨修文、田岚、王平、丁然、蒋阅峰、田新诚 参编
丛书名: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79元
印次:1-10
ISBN:9787302539865
出版日期:2020.06.01
印刷日期:2024.08.29
本书首先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相关概念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接着介绍Cortex M3微处理器架构及开发方法,介绍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在开发应用方面,以STM32F103VET6为背景,介绍常见接口的原理及应用。根据高等工程教育对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紧密结合学习平台,注重实验实践内容的编写,实验数量丰富。教材中与学习平台相关的实例代码均经过作者严格的仿真调试,读者可将它们加入到自己的工程项目中。
more >前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精密仪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已渗透到国防、工业、农业、企事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掌握微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高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教学历史中,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以Z80为CPU的单板机为主流教学机型,后来是以Intel 8086为CPU的教学实验箱。目前,基于8086的实验装置很难维护(8086芯片很难买到),许多学校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只能通过软件模拟或者几乎不开设实验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很少采用基于8086的底层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汇编语言的编程开发,取而代之的是基于ARM架构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特别是在测控系统设计方面,基于ARM微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越来越得到工程师的认可。ARM微控制器无论在体系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开发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比8086具有更加优异的特征。因此,本书以意法半导体公司的基于32位ARM内核的STM32F103为背景机型,介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STM32的网上资源非常丰富,便于读者学习参考。 作者从2012年开始,便尝试使用STM32为背景机型,进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讲解。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工程项目实践,对教学内容和工程项目进行凝练,形成了本书。本书不仅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相关概念及微型计算机的应用,精准对标原来基于8086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常见接口等内容,更进一步介绍目前的新技术,并从应用的角度强调开发方法和工程实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本书包含以下内容: 第1章基础知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领域的几个相关概念,概述ARM的发展,并介绍微型计算机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第2章CortexM3处理器。介绍CortexM3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包括内核、系统模型、存储器以及异常中断的基本概况。 第3章STM32F1系列微控制器。概述STM32F1系列微控制器产品,介绍STM32F1系列为控制的典型产品STM32F103ZET6的内部结构、时钟及最小系统等内容。 第4章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介绍CortexM3的寻址方式、指令集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5章ARM微控制器开发。介绍CortexM3微控制器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和过程。 第6~12章典型外设及应用。分别介绍通用输入输出接口、中断和事件、定时器、串行通信、模拟量模块、DMA控制器、FSMC控制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本书中的电路符号采用国外文献常见形式,其与国际符号的对应关系可参考附录B。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ARM公司和意法半导体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山东大学的相关师生的关心和支持。在此,对所有提供帮助的人深表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订时改进。 作者 2020年3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