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建平
定价:6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564843
出版日期:2020.10.01
印刷日期:2021.09.23
图书责编:王定
图书分类:教材
《人文社科经典文选导读》从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中精选出16篇选文,这些经典文选覆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领域,致力于让大学新生对人文社科经典有概略性了解,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并为大学生进一步学习人文社科知识提供入门级向导。《人文社科经典文选导读》共16章,每章分为4节,第一节为作者及作品介绍,介绍选文的作者和主要内容;第二节为原文选读,提供选文原文,必要时提供一定的注释;第三节为选文讲解,对选文的意义做提要性阐释;第四节为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向大学生深入学习提供阅读建议。 《人文社科经典文选导读》可供普通高等院校文、理、工、医等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大学生阅读学习,也可作为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的教材。
高建平,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著有《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西方美学的现代历程》等12部著作,译有《艺术即经验》《美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等4部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200多篇,担任多种杂志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多次参加世界美学大会及其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序 《人文社科经典文选导读》是为刚刚跨入大学之门的学生准备的一份礼物。同学们可能会问:什么是大学?是中学学习的延长?是,又不是!进入大学,要继续学知识,这像中学;但大学的学习又与中学很不一样。大学要分专业,要进入一个个专门的系科,学习专业知识。大学阶段的学习,也会使学生在个性、思维方式和习惯、兴趣和爱好等方面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些印记会跟随一生,并因此成为一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人文、艺术、传媒、法律、经济或其他某个学科中“科班”出身的人。 专业的知识要学好,这极其重要。要学一行,会一行,精一行。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大学不是某个专科的培训班,不是某种专门知识的高密度强化班,而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地方。中国传统儒家哲学讲究“学以成人”。学知识很重要,“成人”更重要。现代意义上的“成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有现代人所具有的全面的知识,有受过大学阶段教育的人应有的一般意义上的博雅通识。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还要融会贯通。有知还要有识,有智还要有慧。增加了知识,增强了智慧,提高了对事物的感悟能力,就使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也使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第二,要通过知识的平衡,达到心灵的健康。不同学科的知识起着互补的作用,同样,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心灵成长过程中的调节。人的身体的生长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供给,人在体育运动中,也是让全身心,从肌肉到内脏器官得到锻炼。同样,人的心智的成长,也需要各门学科基础知识所提供的全面发展的机缘。一个人的成就能有多大,取决于基础有多扎实,而基础是由各门学科的...
第一章 为学与成人——《论语》导读 1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
第二节 原文选读 2
一、孔子的自我评价 2
二、学习的内容 3
三、学习的目标 4
四、目标的达成 6
第三节 选文讲解 7
一、孔子的自我评价及对学习的态度 7
二、学以成“人” 8
三、学以成“仁” 9
四、“仁”之达成 11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3
一、阅读思考 13
二、延伸阅读 13
第二章 虚己而游世——《庄子》导读 15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5
第二节 原文选读 16
一、大有大的用处 16
二、游刃有余 18
三、内直而外曲 20
四、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5
五、以己养养鸟 26
第三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28
一、阅读思考 28
二、延伸阅读 29
第三章 一种豁达的文学批评情怀——《典论 ? 论文》导读 31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31
第二节 原文选读 33
第三节 选文讲解 38
一、文人相轻的创作与批评心理 39
二、对作家主体性特征的认识 41
三、关于文学价值和人的价值的思考 42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44
一、阅读思考 44
二、延伸阅读 44
第四章 英雄的愤怒——《伊利亚特》导读 45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45
第二节 原文选读 47
第三节 ...
专业的知识要学好,这极其重要。要学一行,会一行,精一行。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大学不是某个专科的培训班,不是某种专门知识的高密度强化班,而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地方。中国传统儒家哲学讲究“学以成人”。学知识很重要,“成人”更重要。现代意义上的“成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有现代人所具有的全面的知识,有受过大学阶段教育的人应有的一般意义上的博雅通识。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还要融会贯通。有知还要有识,有智还要有慧。增加了知识,增强了智慧,提高了对事物的感悟能力,就使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也使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第二,要通过知识的平衡,达到心灵的健康。不同学科的知识起着互补的作用,同样,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心灵成长过程中的调节。人的身体的生长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供给,人在体育运动中,也是让全身心,从肌肉到内脏器官得到锻炼。同样,人的心智的成长,也需要各门学科基础知识所提供的全面发展的机缘。一个人的成就能有多大,取决于基础有多扎实,而基础是由各门学科的知识积累而成的。
第三,自由、全面的发展造就优质的社会成员。孔夫子曾经说:“君子不器。”朱熹注解:“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人要成“器”,有专门的才能,但“君子”却有更高的要求,不能仅“成器”,还要“成人”。大学正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地方。孔夫子还说,“不学诗,无以言。”朱熹注解:“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孔子以诗为例,说明不学习不能言。朱熹讲的是知识和融会贯通,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修养。只有通过对各门知识的通识性了解,提高见识,才能成为社会共同体的合格一员。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称这是“新社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