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鹏飞,徐乃楠,王涛
定价:69元
印次:1-4
ISBN:9787302568827
出版日期:2021.03.01
印刷日期:2023.11.14
图书责编:佟丽霞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用内外史学相结合分研究方法,概述了数学哲学研究在历史、哲学、科学史、科学哲学、数学史产生“文化转向”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数学文化哲学的“文化转向”趋势,详细阐述了数学文化哲学的重要开拓者,美国著名数学家、数学文化的巨匠怀尔德的生平概述、拓扑学思想、数学文化哲学思想和数学研究、数学教育思想。
刘鹏飞,吉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师从于著名数学家史宁中教授。主要从事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编《高等代数》《高等数学》、参编《数学思维方法》《初中数学学科基础》等教材,出版《数学与文化》《数学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数学价值观研究》等论著。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科“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厅等各类项目十余项。现为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吉林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库成员。
前言 20世纪初,梁启超在为《申报》创刊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最近之五十年》撰写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指出,中国人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鸦片战争后发动,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因为败于日本所以拿“变法维新”做大旗,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一班人是急先锋;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许多新青年冲上前线,可以证明思想界的体气,实已渐趋康强。 这种对西方学习和认知的过程符合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怀特曾在《文化的科学》一书中,把文化系统分为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和思想意识系统三个文化子系统,其中技术系统处于底层,是基本的、原初的系统,是决定整个文化存在的条件。社会系统则是集体与个人关系和制度等。思想意识系统则由思想、信念、价值观等构成,是一个文化系统的核心成分,也是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最难学习和理解的内容。 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思潮中,庞朴教授指出,中国近代所发生的中西文化冲突,无异于文化结构的逻辑展开: 从鸦片战争,经洋务运动,至甲午战争,是在器物上“师夷之长技”的时期; 从甲午战争,经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是在制度上进行变法的时期; 从辛亥革命,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从文化深层进行反思的时期。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整体文化的学习认知过程如此,对数学的学习也大致经历类似认识和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传统曾创造出极为独特的筹算数学,并在宋元时期达到发展巅峰。但从明末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开始译介西方数学直迄洋务运...
目录
绪论数学文化研究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怀尔德的生平概述/
一、 出身与家庭/
二、 求学与工作/
三、 老师与学生/
四、 职位与荣誉/
五、 回忆与反思/
六、 女儿与怀特/
第二章怀尔德的数学研究/
一、 拓扑学的贡献/
二、 数学研究思想/
第三章怀尔德的数学教育研究/
一、 数学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二、 数学课程中的数学史/
三、 大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指南/
第四章怀尔德的数学基础研究/
一、 证明的本质/
二、 公理的作用/
三、 直觉的作用/
四、 历史的评述/
第五章怀尔德的数学进化论研究/
一、 数的进化/
二、 几何的进化/
三、 纯粹数学的进化/
四、 数学进化的动力/
五、 数学进化的规律/
六、 数学进化的奇异性/
七、 数学的进化论/
第六章怀尔德的数学文化研究/
一、 数学的生物起源/
二、 数学的文化基础/
三、 数学的文化背景/
四、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五、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体系/
六、 数学的角色与地位/
七、 数学的人文主义/
附录怀尔德著述目录/
一、 已出版/
二、 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