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微波技术基础(第3版)
作者:杨雪霞、扆梓轩
丛书名: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69元
印次:3-2
ISBN:9787302592198
出版日期:2021.11.01
印刷日期:2025.01.02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通信原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教程。全书共分为七章:第1章基础知识,主要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主要性能指标;第2章信道,主要介绍信道及信道容量的概念,白噪声、带限白噪声的定义、调制信道信道模型及特性等;第3章信号分析,主要在研究确知信号的基础上,介绍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高斯过程及其性质,窄带信号的概念,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输出形式;第4章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主要介绍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几种常见的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基带滤波器,眼图;第5章数字频带通信系统,主要介绍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二进制相位键控(2PSK)和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等几种常见的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表示式、解调方法以及抗噪声性能比较;第6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主要介绍脉冲编码调制的一般原理,A律13折线法,逐次比较型编码器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第7章差错控制编码,主要介绍常见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差错控制编码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以及循环码的编码方法及相关计算。 为便于读者高效学习,快速掌握通信原理基本理论方法。本书作者在每章中都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提炼,设置本章要点、学习目标、内容点睛,对难于理解之处用例题做进一步讲解分析。精心制作了电子书(教学资料)、完整的教学课件(7章PPT)以及在线答疑服务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本、专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等专业作为教材用书,也可以作为自学者的自学入门教程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书。
more >第3版前言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工业、科研、军事的各个领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与导航、广播和电视直播卫星、无线局域网、物联网、微波无损检测、雷达与定位等。射频(Radio Frequency,RF)与无线技术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探索宇宙奥妙的有效方法。射频与微波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紧缺人才。 “微波技术基础”是工科电子类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夯实射频与微波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射频和微波电路、天线、微波网络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有高等数学、电子线路和电磁场理论的基础知识。 本教材是编者在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教材注重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清晰阐述,配以一定的例题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具体应用中能够触类旁通,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教材同时也注重实际应用的设计和分析。平面传输线的应用发展很快,但是其理论分析较为复杂,在这里结合常用微波CAD做了补充,从而与实际应用联系更为紧密。为了使学习和应用微波技术的学生和科研人员对相关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本书的最后两章介绍了基本微波元件和典型微波系统。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和电子版的习题解答,可扫描书中目录处二维码下载。 研究生王华红、周建永、于英杰绘制了部分插图,盛洁和高艳艳编篡了各章习题和解答,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同时向本书引用的参考书的作者致以敬意。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国微波测量领域和微带天线领域的知名教授——上海大学徐得名教授和钟顺时教授,以及上海大学的徐长龙教授和夏士明副教授。导师们深厚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学术态度、谦虚坦荡的工作作风和甘为铺路石的高尚情怀坚定了我将教师作为职业的信心。 第3版修正了第2版中的文字错误,某些示意图用软件画出,使其更加切合实际; 在第2章增加了“平行板波导”,使传输线类型及其理论更加完善。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差错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杨雪霞 2021年10月于上海 第2版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波与射频(Radio Frequency,RF)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工业、科研、军事的各个领域,如蜂窝电话、个人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无线通信、车载防撞雷达、广播和电视直播卫星、卫星通信、导航、定位、雷达、微波遥感以及射频识别(RF IDentification,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和蓝牙等。射频与微波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紧缺人才。 “微波技术基础”是工科电子类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波理论和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微波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以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生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有高等数学、电子线路和电磁场理论的基础知识。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书中注重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清晰阐述,配以一定的例题以加深理解; 同时又强调实际应用的设计和分析。平面传输线的应用发展很快,但是其理论分析较为复杂,在这里结合常用微波CAD做了补充,从而与实际应用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学习和应用微波技术的科研人员来说,他们只注重单个器件的研究,缺乏系统概念,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典型微波系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生王华红和周建永绘制了部分插图,盛洁和高艳艳编篡了各章习题和解答,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同时向本书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致以敬意。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国微波测量领域和微带天线领域的知名教授——上海大学徐得名教授、钟顺时教授、徐长龙教授和夏士明副教授。导师们深厚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学术态度、谦虚坦荡的工作作风和甘为铺路石的高尚情怀坚定了我将教师作为职业的信心。 第2版除了修正第1版中的文字错误,还在第3章增加了“基片集成波导”平面传输线。研究生于英杰做了部分文字校正和基片集成波导资料的搜集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差错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杨雪霞 2015年9月于上海 第1版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波与射频(Radio Frequency,RF)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工业、科研、军事的各个领域。如蜂窝电话、个人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车载防撞雷达、广播和电视直播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射频识别(RF IDentification,RFID)、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无线通信、雷达系统,以及微波遥感系统等。射频与微波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紧缺人才。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有高等数学、电子线路和电磁场理论的基础知识。 “微波技术基础”是工科电子类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微波理论和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微波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以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生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书中注重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清晰阐述,配以一定的例题以加深理解;同时又强调实际应用的设计和分析。平面传输线的应用发展很快,但是其理论分析较为复杂,在这里结合常用微波CAD做了补充,从而与实际应用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学习和应用微波技术的科研人员来讲,他们只注重单个器件的研究,缺乏系统概念,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典型微波系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和电子版的习题解答,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上下载。 本书的编写得到上海大学教材建设基金的资助。研究生王华红和周建永绘制了部分插图,盛洁和高艳艳编纂了各章习题和解答,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同时向本书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致以敬意。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国微波测量领域和微带天线领域的知名教授、上海大学徐得名教授和钟顺时教授以及上海大学的徐长龙教授和夏士明副教授。导师们深厚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学术态度、谦虚坦荡的工作作风和甘为铺路石的高尚情怀坚定了我将教师作为职业的信心。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差错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杨雪霞 2009年3月于上海 课件 习题解答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