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与机器学习
系统介绍面向机器学习的优化方法,强调实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作者:王祥丰、蔡邢菊、陈彩华

丛书名: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丛书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91136

出版日期:2025.06.01

印刷日期:2025.06.26

图书责编:盛东亮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全面探讨了机器学习中的**化理论、方法与实践,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颠覆性发展的背景下, 包括但不限于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深度学习及强化学习等的应用。本书详细介绍了**性条件、 KKT 条件、拉格朗日对偶等核心**化理论,探讨了梯度下降法、邻近梯度法、牛顿法、拟牛顿方法 (BFGS 方法)、块坐标下降法、随机梯度类方法、增广拉格朗日方法、交替方向乘子法、双层规划等 经典**化方法,最后介绍了机器学习与**化深度融合的先进学习优化方法。通过本书的学习,读 者将能够全面理解机器学习中**化问题的建模和求解计算,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为后续的机 器学习研究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机器学习领域,**化方法不仅是实现模型学习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模型性能、防止过拟合和增强泛化能力的基石。本书通过丰富的理论分析和实例演示,使读者能深入理解**化方法在机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工具。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运筹学、计算数学、大数据、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是一本适合广大人工智能爱好者的优秀读物。 "

"王祥丰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启明星,担任上海市运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算法软件与应用分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体(**化、强化学习、大语言模型驱动智能体)及应用等。曾获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落地应用成果、中国运筹学会青年科技奖提名奖、IEEE信号处理学会**论文奖、华为云技术合作优秀合作伙伴奖、上海开源创新卓越成果奖等。蔡邢菊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江苏省运筹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化理论与算法、变分不等式、数值优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基金课题,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陈彩华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大学理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副院长、民建江苏省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委员会主任。曾获中国运筹学会青年科技奖、南京大学青年五四奖章、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奖励。"

前 言 FOREWORD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机器学习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最受瞩目的 研究方向之一。它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重要 领域,并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机器学习的核心在于通过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 析和学习,从而实现对未知数据的预测、分类和决策等功能。然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必 须首先解决机器学习驱动的最优化问题。作为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交叉分支, 最优化方法为机器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效的求解手段。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面向机器学习的最优化理论基础、方法原理以及实际应 用。通过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使读者能够对最优化方法在机器学习中的作用有一个全面 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最优化方法解决实际机器学习问题。 本书第1 章介绍机器学习中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深 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阐述最优化问题在机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通过具体实 例,帮助读者理解机器学习中最优化问题的本质和挑战。第2 章重点介绍最优化问题的 基本理论,包括最优化问题基本形式、拉格朗日对偶理论、最优性条件等。通过详细的公 式推导和案例分析,使读者掌握最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框架。第3 章详细讲解梯度下降 类方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 够掌握梯度下降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巧。第4 章介绍邻近梯度法及其扩展,这是 一种处理非光滑目标函数的梯度下降法扩展方法。第5 章介绍牛顿法和最具代表性的拟 牛顿方法(BFGS 方法),重点介绍这两...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CONTENTS

第1 章机器学习中的最优化问题......................................................................... 1

1.1 为什么学习最优化................................................................................. 2

1.2 机器学习中的最优化问题....................................................................... 3

1.2.1 监督学习.................................................................................... 3

1.2.2 无监督学习................................................................................. 4

1.2.3 深度学习.................................................................................... 6

1.2.4 强化学习.................................................................................... 7

1.3 本章小结........... 查看详情

"体系完备,构建系统知识图谱

深度整合**化与机器学习前沿内容,从基础理论推导到复杂框架解析,层层递进,搭建起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对于构建知识框架的初学者,还是对于查漏补缺的进阶者,都能在系统的知识脉络中找到清晰指引。

案例新颖,打造趣味学习体验

摆脱传统教材的枯燥说教,本书以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贯穿始终。将复杂抽象的公式定理,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读者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和直观观察,在探索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大幅提升学习兴趣与效率。

实践导向,激发创新应用潜能

高度重视实践与挑战,读者不仅能通过这些项目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在经典算法改进、创新模型设计等任务中,深入理解技术原理与应用边界,此外读者能够逐步掌握将知识转化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应用的能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