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8元
印次:5-5
ISBN:9787302640059
出版日期:2023.08.01
印刷日期:2025.01.20
图书责编:石伟
图书分类:教材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5版)》在介绍各种应用文写作知识的同时辅以实例和评析,目的是供学生写作时借鉴和参考。每一章开头都设有“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确各章中应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章后均设有“思考与练习”,旨在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期活学活用。 全书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公务文书写作、事务文书写作、财经文书写作、法规文书写作、礼仪文书写作、传播文书写作、科技文书写作、申论写作、电子文件写作、文书处理等。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5版)》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文科“专升本”、自学考试和公务员招聘考试的参考书,更是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人员的必备用书。
刘金同教授,主编出版了《大学语文》《大学生文化修养》《大学生实用口才与演讲》《大学生写作与口才演讲》《国学经典释译》《普通话教程》《四书导读》《实用社交礼貌礼仪教程》《文学欣赏》《高职语文》《就业与创业指导》(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教材)《齐民要术通俗读本》等教材。多部教材获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前 言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进入大学校园前接到的入学通知书、大学校长在欢迎新生大会上做的演讲、大学生活中参与学生会竞选的演讲稿、平时的请假条、学生会发起的倡议书、学校张贴的表扬信,以及大学毕业后为找工作而写的求职信、推荐信和经常接触到的行政公文,还有财经文书、法规文书、科技文书等,都是应用文。 以上的种种情况充分说明,应用文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何写好应用文,让应用文成为生活、学习的帮手,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应用文既要能简洁明了地概述其基本的写作格式,还要能通过简练的语言来对应用文体进行透彻的讲解;选文既要突出实用性,还要有时代活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编委会成员在刘金同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对畅销全国的《应用文写作教程》(第4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推出《应用文写作教程》(第5版)。本书的全体参编教师,都是长期讲授应用文写作的一线教师,对学生在应用文写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如何让学生既好又快地掌握应用文写作,有其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书中有很好的体现。 此外,在本书修订的过程中,我们还征求了应用文写作教学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使本书上升到了更高的理论层次,充分体现了学术性。自2006年第1版发行以来,本书便受到了全国各高等院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本书多次获奖,并被黑龙江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可以这样期待,此次修订后的本书将是集实用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应用文写作领域的佳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高校应...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 1
一、应用文的产生及发展 1
二、应用文的性质和种类 3
三、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 4
四、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方法 4
第二节 应用文的构成要素及其写作
要求 5
一、应用文的观点、材料和结构 5
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5
三、应用文语言的特点及修改 8
思考与练习 11
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 12
第一节 概述 12
一、公务文书的概念 12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12
三、行政公文的作用 13
四、行政公文的种类 14
五、行政公文的格式 14
第二节 命令(令)、议案、意见 22
一、命令(令) 22
二、议案 24
三、意见 27
第三节 决定和决议 29
一、决定 29
二、决议 31
第四节 请示与批复 33
一、请示 33
二、批复 35
第五节 公告、通告、公报 37
一、公告 37
二、通告 38
三、公报 38
第六节 报告、通报、通知 45
一、报告 45
二、通报 48
三、通知 49
第七节 函、纪要 50
一、函 50
二、纪要 53
思考与练习 55
第三章 事务文书写作 56
第一节 概述 56
一、事务文书的概念和特点 56
二、事务文书的分类 56
三、事务文书的写作要求 57
第二节 书信类文书 57
一、一般书信 57
二、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 60
三、推荐信与求职信 63
四、咨询信与举报信 66
五、倡议书与建议书 68
... 查看详情
在《应用文写作教程(第5版)》“第三章 事务文书写作”中的“第三节 日常事务文书”中的“计划、规划、总结、读书笔记、条据”等内容,与日常的工作、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对日常事务文书的写作格式有清晰的认识,并通过实例,进行模仿练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时代的发展,我们不仅增加了“电子文书写作”,而且针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还特意编入了“申论写作”,并附有**参考样题及答案,做到了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