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设计思维:创新创业原理与实务(第2版)
作者:吴晓义、陈静、李春燕、彭华、唐志旭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丛书
定价:59.80元
印次:2-1
ISBN:9787302644767
出版日期:2023.09.01
印刷日期:2023.08.21
《设计思维:创新创业原理与实务(第2版)》立足新时代对创新创业的现实需求,以设计思维的操作流程为主线,从创新创业概述、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同理心与市场调查、问题界定与项目选择、创意激发与商业模式、原型制作与用户测试、创业资源与创业融资、创业计划与创业管理等方面,对创新创业的原理与实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和理实结合的呈现。以上内容既覆盖了教育部“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又体现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进展。本书的突出特点是:注重通识性创新创业知识学习与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课外活动结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和线下实践训练。 《设计思维:创新创业原理与实务(第2版)》既可作为高校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教材,也可供大学生创业者、社会创业者学习和参考使用。
more >前 言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等文件的要求,以及全国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清华大学出版社召集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对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教材——《设计思维:创新创业原理与实务》进行了全面修订。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都需要大量创新创业人才。为此,我国政府不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对高等学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由于受办学思想、教师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制约,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和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等方面都与国家的要求有较大距离,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甚至出现了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和弄虚作假等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一本教材在满足高校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教学需求的同时,能够把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整合起来,必将受到全国各高校的普遍欢迎。因此,我们以培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出发点,在体例设计上打破了传统的教材结构,以“三全育人”和备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主线,实现了课程知识内容与创业计划编制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本书的定位是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教材,没有专业和年级的限制,既可以作为高校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教材,也可以作为暂无条件开设线下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高校的通识选修课、慕课教材。本书以设计思维的操作流程为主线,对创新创业的原理与实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和理实结合的呈现。全书共有9章,各章节的划分和内容选择既满足了教育部提出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要求,又体现了新时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思政要求。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我们在体例设计上为每章内容设置了本章目标、问题与情境、扩展阅读、案例分析、本章小结、网络情境训练、真实情境训练和创业竞赛指导等栏目,增加了许多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体验的元素,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鲜明特色。 l 本章目标:每章开始设置“本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章的学习要求,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本章目标的制定,不但体现了教育部“创业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内在的逻辑结构,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l 问题与情境:每章设置“问题与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出主题,带出关键知识点,建立所学知识与创业实践的联系。因此,在每章的“问题与情境”之后还配有思考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案例来理解本章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l 扩展阅读:每章均设置“扩展阅读”,结合所讲内容进行延伸介绍。学生可扫描书中的二维码阅读相关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量。 l 案例分析: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难以找到恰当的案例和缺乏案例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将“案例分析”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展示。每个章节都有与所学关键知识点相吻合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l 本章小结:每章均设置“本章小结”,对章节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系统地回顾所学内容,了解本章重点和难点。 l 网络情境训练:每章设置“网络情境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线观看视频资料,在仿真情境中学习;二是在网上进行测评、测验和交互式学习;三是在网上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四是在网上进行仿真创业实践。 l 真实情境训练:每章设置“真实情境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出去、做起来,切身体验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产生情境和应用领域。“真实情境训练”的主要方法有角色扮演、创业人物访谈和创业能力训练等。它与创业实践的区别是侧重体验和训练,由学生独立完成。 l 创业竞赛指导:每章设置“创业竞赛指导”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与备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机结合起来。这部分既有竞赛指导,又有参赛体会和备赛任务。根据“创业竞赛指导”的引领,学生在完成本书的学习任务后,就可完成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和项目路演的准备工作了。 “创新创业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教育部对这门课程提出了统一的要求,但各高校还应根据自己所在地区、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本校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因此,我们不仅希望上述教学资源能够为大家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更希望大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 本书由吴晓义统筹规划,吴晓义、陈静、李春燕、彭华、唐志旭负责内容选择和体例设计,吴晓义、陈静、李春燕组织协调编写工作。其中,第1章由吴晓义编写,第2章由陈静、吴格、简国明编写,第3章由吴晓义、秦印、曹小臻编写,第4章由吴晓义、杜今锋、何小姬编写,第5章由李春燕、吴晓义、陈伟、刘鑫编写,第6章由彭华、吴晓义、何小姬、李文胜编写,第7章由吴晓义编写,第8章由吴格、余永龙、许文健编写,第9章由唐志旭、吴晓义、林娜辉编写。书稿完成后,由吴晓义、吴格、李春燕负责统稿,李春燕、吴格、杜今锋负责课后训练的收集和整理,吴晓义、李春燕、吴格、杜今锋、林娜辉负责后期的技术处理和最后审定。 本书是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革命:场景化课堂建设的行动研究”,以及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和广东培正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广东培正学院、广州理工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出版社更是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我对大家的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借鉴和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和培训机构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较为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 本书免费提供如下教学资源,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简介 “创新创业基础”教学大纲 “创新创业基础”教学进度表 “创新创业基础”课件 “创新创业基础”在线学习 吴晓义 2023年6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