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8元
印次:2-1
ISBN:9787302684626
出版日期:2025.03.01
印刷日期:2025.03.03
图书责编:袁勤勇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在选材与编排上,秉持“五可”原则——“可读”“可学”“可用”“可研”“可练”。全书共9章,在保留第1版的8章经典内容——绪论、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和矩阵、树和二叉树、图、查找与排序的基础上,新增第9章“分布与并发数据结构”,以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全书有118个算法、80余道应用与示例、300余道练习题、83个微课视频。应用案例涉及数据结构在工程计算、大数据、操作系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各方面的应用。练习题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应用题、算法设计题、上机练习题、AI开放题等,满足学生原理理解、知识应用、模仿与创新、算法训练、实践应用、素养提高等多方面需求。每章小结给出全章知识结构图以及相关算法与应用汇总。微课视频总时长约700分钟,覆盖前8章内容。 本书将经典理论与前沿技术结合,内容编排新颖,图文并茂,配套资料齐全(包含微课、源码、实践教程与学习指导等)。原理叙述直达要义、算法步骤与伪码一一对应、应用示例广泛且富有启发性。 本书不仅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材,也非常适合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籍。"
徐慧,女,博士,南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数据结构》等课程教学二十多年。主持的《数据结构》课程,获2020国家一流线下课程。 长期以来,专研教学、教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个性。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教学中,主创了多项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如 :《数据结构》课程PPT获省优秀多媒体奖;微课“数据结构之线性表”获2019江苏省优秀微课奖。 主编《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实践教程》;参编《微机原理》,具备较好的教材编写基础。
前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借着国家一流课程的春风,我们于2021年出版了《数据结构原理与应用》。其后,分别于2022年、2023年出版了其配套教材《数据结构原理与应用实践教程》《数据结构原理与应用学习和实验指导》。这3本教材问世后,被多所学校使用,收获了来自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对使用效果良好的反馈。 本次教材改版的目的在于: 一是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当前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丰富学习资源和方式,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强化立德树人,为培养适应未来挑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改版后的教材继续秉承“可读”“可学”“可教”“可研”“可练”的宗旨,新增以下特色。 1. 应用导向,贴近实际。本书每一章都增加了数据结构的应用内容,提高了教材中“应用”内容的比重。应用示例的选取涵盖了当代新技术,如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网络安全等,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价值。 2. 融入前沿技术,拓宽视野。新增的第9章“分布与并发数据结构”介绍了分布式数据结构和并发数据结构,这是数据结构领域的新发展。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当前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拓宽知识视野。 3. 微课资源,方便自学。为书中每一个知识点制作了微课,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自学。这一举措使得学习更加便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4. AI辅助教学,创新教育手段。本次改版增加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辅助题”,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教学中。这种新型的...
第1章绪论1
1.1课程属性与术语1
1.1.1数据结构是程序的
重要组成部分1
1.1.2数据结构是提升
编程能力的必备 …2
1.1.3数据结构与术语 …2
1.1.4数据结构决定
算法4
1.2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4
1.2.1逻辑结构5
1.2.2存储结构/物理
结构6
1.2.3逻辑结构与物理
结构的关系7
1.2.4非数值计算问题 …8
1.2.5数据结构与程序
设计的关系10
1.3抽象数据类型11
1.3.1抽象数据类型的
定义11
1.3.2抽象数据类型的
实现12
1.4算法与算法分析13
1.4.1算法的概念13
1.4.2算法描述13
1.4.3算法性能分析15
1.5数据结构的重要性与
应用20
1.5.1数据结构的重
要性20
1.5.2数据结构的应用
实例23
1.6小结24
习题125
第2章线性表29
2.1线性表的定义29
2.1.1线性表的逻辑
特性29
2.1.2线性表的抽象数据
类型30
2.2顺序表32
2.2.1顺序表的定义……32
2.2.2顺序表的存储
设计33
2.2.3顺序表的操作及
实现34
2.2.4顺序表应用举例 …40
2.3链表42
2.3.1单链表的定义及
特性42
2.3.2单链表的存储
设计432.3.3单链表的操作及实现44
2.3.4其他形式的链表52
2.3.5链表应用举例56
2.4顺序表与链表的比较60
2.4.1空间性能比较60
2.4.2时间性能比较60
2.4.... 查看详情
(1)可读:概念及原理等新知识的介绍,首以文字陈述,并做到精准、简明、扼要,直明要义;后以示例展示,将概念及原理具化,使知识一目了然。所有内容,尽可能图文并茂。本教材选用“C/C++”语言,但不拘泥于两者的严格语法,以可验证实现为界,集两者优点呈现“算法”。
(2)可学:首先,在算法描述上,教材选用了对学习者要求较低的面向过程的方法,但会借用模板概念解决数据类型的抽象性问题。为进一步简化语法部分,突出问题求解本身,本教材采用南向过程的算法描述,降低学习难度。其次,各种结构都有丰富的应用背景,以学生希冀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得可用知识与技能”的本能愿望,用问题打开一个个典型结构的篇章,用应用示例展示知识的应用。学生通过理解、记忆、验证、模仿、思考,能切实感到收获。
(3)可教:首先用实际教学中积累的讲课思路,设计与组织教材内容。采用算法描述与步骤结合在一起的方式,突显设计的关系。教材大量的图示及应用示例,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教辅PPT将尽量展示算法执行过程。并且,通过【算法讨论】的设置,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
(4)可研。许多算法介绍后,设置了【算法讨论】,提出相关问题或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思考与研究,开启新探究的启点。例如(1):给出另一种解决方法的要点,引导学生进行深思与对比。例如(2):在用顺序表实现“一元多项式求和问题”中,在【算法讨论】中抛出一元稀疏多项求和的问题,为后续新知识进行铺垫,增加教材内容的连贯性。
(5)可练。教材配套教材提供多层次的练习素材。(1)验证与模仿:教材中有大量的算法,第二章线性表的相关算法如图2所示。教材配套资源将给出教材中所有算法的源码;(2)设计与创新,通过【应用示例】、【算法讨论】和习题,给出触类旁通的问题和有延扩的问题。
总之,这是一本充分考虑“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和“工程专业认证”对计算机类学生的毕业要求,以“可用”、“实用”为目标,设计与编写的一部具有时代气息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