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9元
印次:1-18
ISBN:9787302230441
出版日期:2010.09.01
印刷日期:2025.01.07
图书责编:王一玲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全书按基础知识篇、传感器技术篇和检测技术篇顺序编排,三者篇幅比例大体为2∶5∶7。三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衔接,前后呼应、循序渐进。本书传感器技术与检测技术两大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大体平衡,把传感器技术和检测技术融合和有机组合,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连贯、系统地学习。 本书包含的传感器种类多、检测参量广。书中将经典技术与当前成熟新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注重知识纵向联系与横向比较,能较好地满足多专业类的宽口径素质教学需要并为从事各类自动化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按48课内学时编写; 按基础知识篇、传感器技术篇和检测技术篇顺序编排,篇幅比例大体为2∶5∶7。三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衔接,前后呼应、循序渐进。本书传感器技术与检测技术两大部分篇幅上大体平衡,编排上把传感器技术和检测技术相融合和有机组合,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连贯、系统地学习及应用。 基础知识篇,作为传感器技术篇和检测技术篇的必备基础知识,包括绪论、误差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静态、动态特性等内容。设置“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专业,这部分内容可略讲或不讲,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的资料。 传感器技术篇,着重于各种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结构特征、影响性能的误差因素和误差特性、测量电路信号处理和传感器的应用介绍。在内容编排上,摒弃了将各种测量原理的传感器独立成章的做法,根据传感器的测量机理进行了分类,按结构型、物性型、固态型、其他类型进行全新的编排和组织。教材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注重提高传感器精度以及实际应用时该注意问题的分析。 检测技术篇,重点介绍同一被测物理(或成分)参量常用及新颖有效的检测方法及它们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传感器的选用、检测仪器及系统组成原理等。这样就从根本上克服以往传感技术类教材难以从工程和科研需测参量出发全方位分析和研讨检测方案可行性、适用性与优化的问题; 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检测技术类教材往往难以从传感器机理、结构特点出发深入讨论不同传感(检测)方案的可行性与局限性的问题; 本书这样编排将有利于培养自动化类专业的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书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践,突出应用。基础知识篇有序插入一些工程实...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
第1章绪论
1.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定义与作用
1.1.1传感器的定义
1.1.2检测的定义
1.1.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1.2检测系统的组成
1.3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分类
1.3.1传感器的分类
1.3.2检测系统的分类
1.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4.1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1.4.2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2.1检测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2.1.1误差的基本概念
2.1.2误差的表示方法
2.1.3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工作误差
2.1.4测量误差的分类
2.2系统误差处理
2.2.1系统误差的特点及常见变化规律
2.2.2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
2.2.3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2.3随机误差处理
2.3.1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2.3.2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估计
2.4粗大误差处理
2.5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2.5.1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术语
2.5.2不确定度的评定
2.5.3测量结果的表示和处理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目录
第3章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特性分析基础
3.1概述
3.2传感器和检测系统静态特性方程与特性曲线
3.3传感器和检测系统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
3.4传感器或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
3.4.1传感器或检测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