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信托法律制度是一种适应活跃经济生活的法律制度,它在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总的趋势是日益得到广泛的运用。 本书运用了历史分析和比较的方法,系统考察了英国信托法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尤其是对中世纪用益制的发展,1536年《用益法》的颁布、内容及其影响首次作了详细的论述。对英国信托法的现代发展,美国、日本的信托法律制度的概况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以及法律、金融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适用于对法学特别是对信托法律有兴趣的一般读者。

“比较法学丛书”总序 初民社会,各族群独处一隅,几与外界隔绝,孤立中遂滋生某种自信,或称诩“上帝选民”、“天之骄子”,或自谓“吾道独真”、“唯我德馨”。后偶与外族接触,亦对“非我族类”,多投以白眼,甚至极尽嘲讽之能事,必欲歼灭而后快。各族群习俗、法律各异。史存多妻多夫之族,前者对“男人奢侈”之放纵,令后者匪夷所思; 后者对“女人放荡”之纵容,使前者难以理解。同样,禁忌食人之族对“自餐骨肉”之风深恶痛绝,而奉守食人之俗者,对前者浪费 “美味佳肴”之举却大惑不解。族群间乌眼鸡般互视野蛮,互斥异端,互为排斥,互相攻讦。史卷中人类血淋淋之格斗厮杀惨景,实多出于文化封闭,心理排外。 法,作为习俗结晶、文化符号之一种,其演进标志人类族群进化之轨迹: 由隔离而接触,由孤立而群合,由独行而协作,由排斥而共存。然文化因族群而殊,习俗因族群而别,法律因族群而异。古希腊陶片放逐与古罗马陪审制,中世纪神明裁判、共誓涤罪与近代罪刑法定、无罪推定,伊斯兰法一夫多妻制、三休制与天主教教会法一夫一妻制、禁止离婚制; 印度寡妇殉葬与西方领主初夜权,英美对抗制与欧陆纠问制,中国古代德主刑辅与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美国三权分立与英国议会主权……凡此种种,或带有文化类型之印记,或标示族群生活之差异,或反映社会演进之扬弃。差异由接触而知,由比较而显。各族法律,或貌合而神离,或形殊而神似。同名异物,存名实之辩; 异名同物,厘表里之别。 由是比较法生焉。西有希腊先哲首开先河,中有战国法家初执牛耳。纵观古代,法之比较虽发轫早而源流长,然仍显稚嫩。其零散而缺系统,偶然而非恒常,实用而欠学理,自发而无筹划,难于自成一体,独立一...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绪论信托法概述

一、 几种信托概念

二、 信托构造的要素

三、 信托在现今的用途第一章信托制是英国本土的设计

一、 信托制度并非源于罗马法遗产信托

二、 英国用益制是信托制之源

第二章信托制度产生的基础——英国中世纪的土地

制度概述

一、 土地分封及封土的类别

二、 领主对封土享有的权利

三、 陪臣对土地的权利——继承及土地转移第三章信托制度的雏形——英国用益制的形成与

发展

一、 用益制的形成及其原因

二、 1536年《用益法》颁布之前用益制的

发展——第一个时期

三、 1536年《用益法》颁布之前用益制的

发展——第二个时期第四章信托制度的肇始——1536年《用益法》

一、 《用益法》的制定背景

二、 《用益法》的制定过程

三、 《用益法》的基本内容

四、 对《用益法》的重要补充和修正: 两个遗嘱法第五章信托制度的确立——从用益制到信托制

一、 泰雷尔案(1557)(Tyrrel’Case)——从用益到

信托

二、 萨班奇诉达斯顿案(1635)(Sambach v. Daston)

——信托制度确立的转折点

三、  用益制以及用益制转化为信托制度所产生的

影响

第六章现代英国信托制度的发展

一、 现代英国信托制度发展的背景和特点

二、 现代英国信托法的几项发展第七章英国信托法的域外影响

一、 美国及其他一些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制度

二、 日本和其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的信托制度

三、 我国信托法律制度概况结语信托法律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 各国信托业发展趋势

二、 信托法的发展

附录一英国用益法(1536) ...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