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作者:朱国福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定价:45元

印次:1-14

ISBN:9787302288602

出版日期:2012.07.01

印刷日期:2023.02.28

图书责编:王华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教材分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中药的品种、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升降浮沉),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中药的剂型与剂量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各论共收载常用中药518味,按主要功效分为22章。每章先列概述,介绍该章药物的含义、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原则、使用注意等内容。每味药以来源、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文献摘要(主要为古代本草文献)等项详细论述。 附篇包括引用方剂组成和药名索引。

朱国福,男,1964年11月出生,河南固始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钱伯文名师工作室学术传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议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本理论分会会员。曾先后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唐宋教授及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终身教授钱伯文先生。1999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主讲《中药学》、《常用抗癌中草药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本草文献选读》三门课程,参与《中药方剂药效学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工作,曾先后两次应邀赴国外讲学。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上海市科委课题二项、上海市教委课题一项、校级基金二项;以第二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二项、上海市科委课题三项;上海市教委课题一项;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钱伯文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的主要完成人;参与上海市教委《中药学》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参与其它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四项,其中授权专利三项。

本教材为清华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供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材由来自国内21所高等中西医院校的23位教学一线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完成。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用为导向、以方便教学为目的”的编写思路,充分汲取以往各版《中药学》教材成功的编写经验,严格按照中药学教学大纲和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精选内容,确保概念准确,内容完整,叙述精炼,知识点结合完备,充分体现“瘦、皱、漏、透”的教材特点,更加切合教学及临床实际需要。 本教材分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中药的品种、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升降浮沉),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中药的剂型与剂量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各论部分共收载常用中药518味,按主要功效分为22章。每章先列概述,介绍该章药物的含义、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原则、使用注意等内容。每味药以来源、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文献摘要(主要为古代本草文献)等项详细论述。凡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药物,除文献摘要外,其他各项力求与药典保持一致。附篇包括引用方剂组成和药名索引两项内容。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院校专家、同仁的热情支持。上海中医药大学钱伯文教授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审定,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使内容更臻完善。同时,本教材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中药学院领导及中药学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大力协助,谨表示衷...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总论

第1章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

概况

第1节中药的起源

第2节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第2章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第1节中药的命名

第2节中药的分类

第3章中药的品种、产地、采集与

贮藏

第1节中药的品种

第2节中药的产地

第3节中药的采集

第4节中药的贮藏

第4章中药的炮制

第1节炮制的目的

第2节常用炮制方法

第5章中药的性能

第1节四气

第2节五味

第3节归经

第4节毒性

第5节升降浮沉

第6章中药的配伍

第7章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8章中药的剂型与剂量

第1节中药的剂型

第2节中药的剂量

第9章中药的用法

各论

第10章解表药

第1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Máhuáng

《神农本草经》

桂枝Guìzhī

《神农本草经》

紫苏叶(附药:紫苏梗)Zǐsūyè

《名医别录》

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

煨姜)Shēngjiāng

《名医别录》

香薷Xiāngrú

《名医别录》

荆芥Jīngjiè

《神农本草经》

防风Fángfēng

《神农本草经》

白芷Báizhǐ

《神农本草经》

细辛Xìxīn

《神农本草经》

羌活Qiānghuó

《神农本草经》

藁本Gǎoběn

《神农本草经》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Cāngěrzǐ

《神农本草经》

辛夷Xīny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