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在起点,赢在未来——按天性培育子女

作者:郑小兰

丛书名:天才儿童培育系列丛书

定价:3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85151

出版日期:2012.05.01

印刷日期:2012.04.28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身为当代的父母,你可能铆足了劲要塑造自己的孩子,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追崇“早教”、超前教育、强化训练等,但是这种做法却让孩子苦不堪言,并且有多少方法能尽如人意,恐怕只有家长自己知道,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学习、成长都不利。 在本书中,我们提倡“慢养”孩子。慢养是一种既不超前对孩子进行教育,也不让孩子放任自流的发展,而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进行的一种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让孩子在一种和善的气氛中自由地学习、发展,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到能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同样也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如何运用“慢养”的方法使孩子获得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郑小兰 社会心理学硕士,曾从事多年教育工作,后在北京文新教育集团任培训师,对个体社会心理现象与教育心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多次在各论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曾应邀到各地讲学,深受孩子、教长与学校的欢迎。曾著有《犹太人给子女的8种福分》、《培养有教养的孩子》、《改变一生的60个心理学效应》等图书,其中《改变一生的60个心理学效应》在当当社科类图书畅销榜上名列前茅。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都会坚持的教育理念之一,认为只有从小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才能让孩子在成长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其实不然,虽然这些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更有出息,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却是不可取的。   首先,这种“超前教育”违背了孩子自然成长发展的规律,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可能比较显著,但是这样极易使孩子“吃不消”。其次,“超前教育”会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一种压力,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看似是在提高和培养孩子的技能,实则是在给孩子增加负担。孩子因为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面对这些负担和压力不会调节,时间长了,势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后,“超前教育”说白了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再形象点比喻就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一旦把握不好“尺度”,不仅达不到“赢在起跑线”的教育目的,最后还会适得其反,给孩子以后的成长和教育埋下“隐患”。   就像在马拉松比赛中一样,最后赢得冠军的往往不是刚开始跑在最前边的那个选手,而是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能够顺应人体的机能,厚积薄发,最后一举冲过终点的人。孩子的教育也应如此,不要一开始就把其重重地推出去,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在各个时期成长的不同特点,正确加以引导,既不超前,也不落后,循序渐进,即所谓的“慢养”。   “慢养教育”的提出,就是为了提醒那些迫切希望孩子成才的家长,不要只是为了教育而教育,更不能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去逼迫孩子学那些与其年龄段不相符的知识和能力。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千万不能因...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神童”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神童”,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神童”的潜质。作为家长,不要总想着“神童”就一定能降生在自家孩子身上。面对孩子,应该抱着实事求是的心态,尊重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放下急躁的心,试着用“慢养”去教育孩子,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快乐成长、快乐学习。

  

  

“揠苗助长”的孩子“伤不起”    2

“神童”未必都是优秀的    5

培养“超常儿童”不是教育的目的    7

早教班并不能教出高智商的孩子    10

好妈妈永远胜过好老师    13

基础不牢,跳得越快越糟糕    16

慢养就是依据天性培养孩子    19

  

  

  

  

慢养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和所有的事情都有规律可循一样,孩子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某一个阶段对什么比较敏感,学什么比较快,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与孩子的年龄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在这一章中,我们着重从这个角度入手,为您解析慢养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意义和作用。

掌握好新生儿慢养的核心原则    24

让小宝宝在摇篮中游戏    26

及时教学语期宝宝说话(0~3岁)    29

让动作敏感期的孩子“动”起来(0~6岁)    32

及时教书写敏感期宝宝“画”字(3岁半~4岁半)    35

培养阅读敏感期宝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岁半~5岁半)    38

修炼文化敏感期孩子的文化素养(6~9岁)    41

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素质(1岁以后)    44

  

  

 ...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