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8元
印次:2-27
ISBN:9787302331766
出版日期:2013.10.01
印刷日期:2022.07.06
图书责编:秦娜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土的基本特性、土力学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土体中的渗流及土体的变形与稳定的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适应本学科近年来的发展,也适当介绍了一些新的内容与发展。 全书分为9章,包括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与渗流问题,土体中的应力计算与有效应力原理,土的变形计算与固结理论,土的抗剪强度及其理论,土压力理论,土坡稳定的分析方法,地基承载力及土的动力特性。本书突出了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其中书后的附录可供教学与自学时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以及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李广信,男,1941年10月生。1960年入清华大学水利系本科学习,1966年毕业。后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工作,曾任水利局副局长。1981年和1985年分别获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生、全国优秀中青年土木工作者、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3-1998年任土力学教研组主任。先后在1993年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1998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各10余名。曾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岩土工程系列课组长;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水力发电学会理事,土工合成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基础协会理事;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协会常务理事;IG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低平地学会理事(Lowland Technology);《岩土工程学报》、《工业建筑》、《地基处理》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土的本构关系,高土石坝筑坝材料,基础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参编教材5部。《土的本构关系研》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土质防渗体高土石坝研究》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获得市部级科研奖励。作为课程负责人,《高等土力学》教学获得2002年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主要编者,《基础工程》获得2001年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年获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也获得1999年度和2000年度的“良师益友”奖励。
第2版前言 由陈仲颐、周景星和王洪瑾编写的《土力学》教材第1版出版于1994年,在当时和直到今天,都是国内本科土力学教材中内容最丰富的版本之一。这些老一辈教授们学风严谨,知识渊博,有着长期、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编写过程中他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反复研读国内外的有关教材和专著,力求概念准确,表述清楚,精益求精,这是目前我们很难做到的。它主要是针对当时学制5年的清华大学生源优秀的土木与水利等专业的本科生编写的,近20年一直是本校的本科教材。国内也有不少院校使用它作为教材或者参考书,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和继续学习中也使用它。这本教材为传播和普及土力学基本知识,为培养岩土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是我校土力学学科值得珍视和继承的一份宝贵的财富。抛开本校原来的教材,动辄变成一本新人编写的新教材的作法,既不利于保留本单位的学科传统,也难以界定有关内容的归属。 目前各大学本科学制都统一为4年,而且随着现代知识增长,尤其是信息类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本科学生的课程数量和教学环节不断增加,土力学的教学课时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岩土工程的学科领域及学科重点有所变化,由原来的单纯的工程建设向环境、灾害、生态和资源等方面扩展,许多对社会和人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尺度岩土工程课题呼唤大岩土的形成,作为岩土工程重要方面的土力学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近20年来,在土力学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也有不少新的发展,有关规范不断更新,某些原来属于阳春白雪的知识也逐渐普及而出现在本科教材之中。针对这些情况,这本《土力学》教材的改版就势在必行了。 首先,由于我们已经出版了研究生教材《高等土力学》,原来教材中...
绪论1
第1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4
1.1土的形成4
1.1.1土的搬运和沉积4
1.1.2风化作用和土的主要特点5
1.2土的三相组成6
1.2.1固体颗粒6
1.2.2土中水15
1.2.3土中气体17
1.3土的物理状态18
1.3.1土的三相组成的比例关系18
1.3.2土的物理状态指标23
1.4土的结构28
1.4.1粗粒土的结构28
1.4.2细粒土的结构29
1.4.3反映细粒土结构特性的两种性质30
1.5土的工程分类31
1.5.1土的工程分类依据32
1.5.2水利部《土工试验规程》(SL 237—1999)分类法32
1.5.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分类法36
1.5.4细粒土的活性指数38
1.6土的压实性39
1.6.1细粒土的压实性39
1.6.2粗粒土的压实性42
习题43第2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46
2.1概述46
2.2土体的渗透性47
2.2.1土体的渗透定律——达西定律47
2.2.2渗透系数的测定和影响因素53
2.2.3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58
2.3二维渗流与流网60
2.3.1平面渗流的控制方程60
2.3.2流网的绘制及应用63
2.4渗透力和渗透变形68
2.4.1渗透力和临界水力坡降68
2.4.2土的渗透变形(或称渗透稳定)73
习题78土力学(第2版)目录第3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82
3.1概述82
3.2有效应力原理85
3.2.1饱和土中的两种应力85
3.2.2有效应力原理要点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