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5元
印次:1-9
ISBN:9787302344919
出版日期:2014.04.01
印刷日期:2023.01.04
图书责编:陆浥晨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一部集多年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著作,由旅游文化概论、民俗文化、建筑与园林艺术、山水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与旅游、文物考古与旅游实践、书法、绘画与雕塑艺术、旅游文学与旅游史学以及旅游文献12个方面构成。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又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作为成人高校的通用教材,以及其他人士学习之用。
徐日辉,男,汉族,现任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史、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建设史、都市文化概论等课程。现已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旅游文化史》、《秦早期发展史》、《史记八书与中国文化研究》、《张良萧何韩信评传》、《伏羲文化研究》、《街亭丛考》等14部。先后在国内外、境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现任: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特邀常务理事;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近年来先后做客于CCTV-4“华夏文明”、CCTV-10“家园”,以及省、市级电视台出镜约400分钟。并且在国内省市区的“名家论坛”、“天一讲堂”、“陇右讲堂”、“文澜讲坛”、“名师讲坛”等以及部分高校,作题为“乐山悦水—传统文化与旅游”、“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乐山悦水—旅游者的最高境界”、“面向未来的中国旅游文化”、“文物考古与大众旅游”、“启迪心智—宗教文化与旅游”、“凝固的音乐-建筑文化与旅游”、“慎终追远—史前文明与旅游”“伏羲文化—中华文化之源”、“史前文明与伏羲文化”、“丝绸之路的回声-从长安到罗马”等内容的演讲。
旅游如同人生,作为过程,重在参与。旅游者是主体,面对的是大千世界,当我们置身在灯塔中,打开不同方向的窗户时,就会感受到不同的世界。 我们学习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生活不是为了追赶时髦,而是在旅游经历中不断地探求新的世界,获取新的知识,体悟其中乐趣,提升生命质量,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客体,旅游目的地则是对旅游者感受记忆的强化,因此,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特色与品位对于开发者而言,其成败的关键也正在这里。 旅游是人类诸多活动之一,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把原始社会先民们的迁徙作为起始的话,至少不下万年。旅行社不叫旅游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旅游的前身是旅行,是在游动,是在不断地走动当中,“旅”作为军事建制,“行”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所以便称之为“旅行”。现在比较时髦的“旅游”则是“旅行”在当代社会的表现。 中华文明有太多的瑰宝,旅游文化承载着太多的记忆。从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旅游理论的提出,到今天方兴未艾的旅游经济,是抱残守缺还是在科学的指导下,协调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是今天能否继续发展旅游文化的关键所在。 总结发展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最关键的一条就是: 合理的开发。这是因为保护是为了生存,而开发是不断前进。面对已经形成的“边开发边治理”的现状,在片面追求GDP的今天,几乎没有可能阻止旅游大开发中的破坏,所剩的唯一只能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 社会责任的良知告诉我们只能做利国利民的君子,只有以“德”为要,从“仁”出发,唯有加强对环保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遵守自然规律,努力协调天地人之间同生共存的关系,才能在自然与人的平衡中求得发展,才能在资源日趋枯竭的状态下求得生存,从而达到...
第一节“旅游文化”的由来1
一、 “旅游文化”一词是舶来品1
二、 20世纪中国与“旅游文化”2
第二节旅游文化的定义2
一、 旅游文化的定义3
二、 相关问题的讨论3
第三节中国旅游文化的探讨4
一、 “旅”与“游”的文化考察4
二、 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类型7
三、 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1
本章小结16
复习与思考16
第二章民俗文化17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文化17
一、 民俗文化的定义17
二、 中国民俗文化的传统18
第二节地域与民俗文化19
一、 特色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19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28
本章小结30
复习与思考30
第三章建筑与园林艺术31
第一节城市与旅游31
一、 中国城市的起源31
二、 城市文化的概念32
三、 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33
四、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与重点公园36
第二节建筑文化38
一、 紫禁城与天坛38
二、 长城、王城与武当宫阙41
三、 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区44
第三节园林与民居45
一、 皇家园林46
二、 苏州园林47
三、 丽江古城48
本章小结50
复习与思考50
第四章山水文化51
第一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51
一、 体悟山水51
二、 游观山水53
第二节无山不峻,无水不灵54
一、 无山不峻54
二、 五岳56
三、 无水不灵57
四、 观水有术59
本章小结60
复习与思考60
第五章饮食文化62
第一节饮食文化的定义62
第二节饮食文化的发展63
第三节“饮”与“食”63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