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20705
出版日期:2016.01.01
印刷日期:2016.02.26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教材
已持续数十年的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带来经济繁荣和生活改善的同时,近年来蕴于其背后的隐忧也逐渐显现,许多原本鲜活的城市特色丧失殆尽,造成千城一面的严重后果。“体制外居住”是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设计专题,以现代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特殊人群和另类居住问题为着眼点,鼓励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去分析与发掘,反思“自发建筑”的存在价值,建立积极全面的建筑观和城市观。学生作品清晰地折射出对于城市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对于人性的热情关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那些智慧的闪光一定会真正融入我们的城市生活。
作者简介:程晓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建筑系副主任教学、科研和学术情况:专业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承担本科二-三年级建筑设计、毕业设计和研究生设计专题1-2等设计课程,为建筑学专业研究生设计专题1-2的课程负责人,所负责的研究生建筑与城市设计(简称:国际联合设计)2013年入选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本人排名第2)个人主要科研领域为建筑与城市更新、居住建筑及老年人建筑设计,已出版《老年住宅》一书(排名第2)。
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设计课程的“体制外居住”和不少教学改革中的课程一样,有意让学生们走出“被教育”的被动局面,进入“自我开发”的良性循环——不是给予固定的题目,而是从发现问题开始,锻炼学生观察、研究、提炼问题的能力,进而以自己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再生成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教授知识,而更像是陪伴和见证。正是这样的过程,让我这样不熟悉“体制外”也不精通“居住”问题的教师得以享受了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愉悦过程。归根结底,一切的“发现”落实在学生们的作品中。由于对前半部分“命题”工作的方法不熟练,实际操作中寻找题目往往用去了学生们半数以上的时间;而最终生成“解答”的过程常因此变得仓促而简化,也会无可避免地显出幼稚、显出理想、显出“学生腔”。虽然这些成果并不完美,我们还是常常为学生们的努力而欣喜,因为在这些“学生腔”的作业中可以发现很多积极的、可以改变现实的契机——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在社会管理者甚至是我们这些教师看来已是默认前提的东西,对于学生而言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规则;而当我们暂时解开这些戒律,往往能获得新的、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解答。我想这也是这门课程的成果出版后或许能够让全社会有所受益的方面。 程晓喜2015年5月于耶鲁大学
Preface: Learning from“Spontaneous Buildings” —— Teaching Essays of “Informal Living” Cheng Xiaoqing 11
发现之旅 ——“体制外居住”教学感言 程晓喜 21
A Journey of Discovery —— Pedagogic Reflections of “Informal Living” Cheng Xiaoxi 25
自发建筑和自发城市现象研究 程晓青 张华西 李佳婧 张 博 001
“体”验城中村 / URBAN VILLAGES 017
一亩园社区改造与更新 殷婷云 张 桂 018
水磨村2050 杨施薇 崔 敏 029
混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