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5元
印次:2-1
ISBN:9787302440970
出版日期:2016.06.01
印刷日期:2016.06.23
图书责编:冯昕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为如何培养和提高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检索技能提供全面的指导。全书结合具体案例,对信息获取的思路、步骤与方法进行介绍。 第1章首先全面介绍信息素质和与信息素质相关的知识,以及信息、知识、文献等基本知识,以引导读者培养和提高信息意识,增强信息理论的修养。第2章介绍信息检索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工具。这两章是学习信息检索的基础,是掌握信息检索技巧的关键。第3~6章介绍获取信息的流程与方法。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学习环境多样、信息条件参差”的特殊性,结合多种信息源的特点,介绍了各类信息源的获取方式以及信息服务的利用方式(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第7章介绍文献的整理、分析和合理使用。从科研利用文献的角度培养学生评价信息、整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杜慰纯,女,1967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毕业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工作,副馆长,硕士生导师,副研究馆员。长期致力于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发表论文十几篇,参编《信息检索与网络应用》等多本教材。主持“《文献检索课》BUS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基于WebQuest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
0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知识经济的浪潮正扑面而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信息日益成为解决问题及科技创新的原动力,而网络环境以难以想象的宽广和学习情境的“无边界”,使信息检索的信息源和自由度大大提高。这对人们的信息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如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信息素质会议上发表的《走向信息素质社会宣言》中所提出的,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是个人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具备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迫切要求。因此,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然而,各培养单位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课程体系中鲜见信息素质教育的身影。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沿用针对普通高校学生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而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学生人员构成、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不能不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传统文献检索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唯书本知识的现象;过于突出课程内容的学术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差距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工程专业学位学生大多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授课教师在教学基地开展一段时间的集中教学后,学生回到工作单位自主完成后续学习任务。这就对教材的易读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为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小组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分析了我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编制了这本针对...
1.1信息素质教育1
1.2基础概念3
第2章信息海洋冲浪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掌握”航海工具箱/12
2.1工具箱——检索系统13
2.2工具箱——检索语言14
2.3信息检索五步走17
第3章大千世界,如何选择信息源——使用航海指南针/20
3.1界定问题20
3.2选择信息源24
3.3信息获取的思路27
第4章巧用互联网搜宝——冲浪/30
4.1网络资源的获取方法31
4.2网络资源的评价方法46
第5章巧用专业学术资源搜宝——聚焦/47
5.1CNKI中国知网48
5.2超星数字图书馆60
5.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68
5.4主要外文数据库及使用方法75
第6章巧用图书馆搜宝——SOS/94
6.1一般印刷型文献的借阅流程94
6.2检索系统介绍95
6.3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服务102
第7章整理利用学术瑰宝/104
7.1文献信息的整理104
7.2文献信息的分析111
7.3文献信息的合理利用116
附录A工程五大领域网络信息资源列表/127
参考文献/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