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8元
印次:1-8
ISBN:9787302438151
出版日期:2016.08.01
印刷日期:2019.02.28
图书责编:冯昕
图书分类:教材
当代工程伦理教育受到高度关注。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有利于提升工程师伦理素养,加强工程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同进化; 有利于协调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共享、和谐发展。 本教材以培养工程师及其他工程从业者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使其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提高其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为基本目标,系统阐述了工程伦理的相关内容。全书分为“通论”和“分论”两个部分,通论主要探讨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们要面对的共性问题。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的工程领域遇到的特殊问题,以及共性的伦理问题在这些领域的特殊表现,分析不同工程领域的工程伦理规范。教材编写努力体现“案例教学为特点,职业伦理教育为重心”的教学理念。 本教材采取纸质+电子的形式,并配有MOOC课程,可作为工程领域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广大工程科技和工程管理人员参考。
李正风,1963年生,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科技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科学学研究》副主编等。担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起草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修订专家组成员等。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科研道德与科研诚信研究。
我国是工程建设大国,对于高质量的工程科技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工程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未来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渠道,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工程建设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感、着眼未来的前瞻性、面向实践和全球的开放视野,切实做好工程研究生教育工作。 在工程研究生教育中,工程伦理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科技人才的价值取向。随着工程对社会、自然的影响力日趋加深,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工程伦理教育就是要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伦理意识,增强其遵循伦理规范的自觉性,提升其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让工程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决定编写《工程伦理》教材,制作《工程伦理》在线课程,开展师资培训和教学研讨,将“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体系中。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建设以价值塑造为核心,以工程职业伦理教育为重点,力图实现“意识-规范-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通过“通论”与“分论”结合的方式,教材既有对工程实践面对的共性伦理问题的分析,也兼顾了不同工程领域的特点和要求。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工程伦理是一种“实践智慧”的特点,同时又突出了案例教学和参与、互动教学的要求。这些探索都值得充分肯定,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在此,我要感谢参与“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专家们所做出的杰出工作,同时希望教指委和各培养单位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不断为培养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校长2016年8月
导论
第1章工程与伦理
引导案例: 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
1.1如何理解工程?
1.1.1技术与工程
1.1.2工程的定义
1.1.3工程的过程
1.1.4作为社会实践的工程
1.1.5理解工程活动的几个维度
1.2如何理解伦理?
1.2.1道德与伦理
1.2.2不同的伦理立场
1.2.3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
1.3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1.3.1工程活动的行动者网络
1.3.2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
1.3.3工程伦理问题的特点
1.4如何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1.4.1工程实践中伦理问题的辨识
1.4.2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1.4.3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章概要
参考案例
思考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2章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引导案例: 温州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
2.1工程风险的来源及防范
2.1.1工程风险的来源
〖1〗
工程伦理
目录〖2〗
2.1.2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
2.1.3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安全
2.2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
2.2.1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
2.2.2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途径
2.2.3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方法
2.3工程风险中的伦理责任
2.3.1何谓伦理责任
2.3.2工程伦理责任的主体
2.3.3工程伦理责任的类型
本章概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