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57763
出版日期:2017.01.01
印刷日期:2017.01.11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汽车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相关的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及其在车辆工程上的应用。汽车动力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汽车的纵向动力学、操纵动力学和垂向动力学的力学分析和建模;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状态空间法、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稳定性、最优控制等; 车辆工程上的应用主要包括驱动防滑控制、制动防抱死系统、四轮转向系统、稳定性控制、半主动悬架及主动悬架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车辆工程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对从事车辆专业的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是车辆工程领域规划的教材(共约10本,17-18年陆续出版)
前言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理论已成为汽车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控制技术在汽车系统动力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书从汽车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出发,介绍了汽车纵向动力学、操纵动力学和垂向动力学的力学分析、系统建模及动态响应等,结合现代控制的基本理论,讨论了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上的应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汽车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相关的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及其在车辆工程上的应用。全书共分5章。第1章介绍了汽车动力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2章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包括状态空间法、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稳定性、最优控制等。第3章介绍了汽车纵向动力学及其控制技术,包括汽车在驱动和制动过程的力学分析、驱动和制动过程中路面切向作用力及侧向作用力与滑移率的关系、动力传动系统及驱动力控制、制动系统控制等。第4章介绍了汽车操纵动力学及其控制技术,包括轮胎的力学特性、轮胎模型; 操纵动力学的二自由度基本模型和扩展的三自由度及四自由度模型; 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技术和稳定性控制技术。第5章介绍了汽车的垂向动力学及其控制技术,包括路面的输入特性和模型; 汽车的单自由度、二自由度及四自由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汽车半主动控制技术和主动控制技术等。 本书涵盖了汽车动力学的基础理论,汽车各典型系统的特性及控制方法,为高等学校车辆专业师生及从事汽车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本较全面系统的有关汽车系统动力与应用的参考书。 本书由江苏大学潘公宇、陈龙、江浩斌、杨晓峰编著。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学者公开出版的相关教材、专著及相关研究论文,在此向这些资料的著者们表示衷心...
第1章汽车动力学及控制理论概述
1.1汽车动力学的研究范围
1.1.1纵向动力学
1.1.2操纵动力学
1.1.3垂向动力学
1.2汽车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1.2.1经验法和解析法
1.2.2基本的建模方法
1.3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4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第2章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2.1系统描述及线性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2.1.1状态空间表达式
2.1.2n×n系统矩阵A的特征值
2.1.3利用MATLAB进行系统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2.1.4线性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2.2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分析
2.2.1线性连续系统的能控性
2.2.2线性连续系统的能观测性
2.3线性系统的综合与设计
2.3.1概述
2.3.2极点配置问题
2.4状态观测器
2.4.1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误差方程
2.4.2对偶问题
2.4.3可观测条件
2.4.4全维状态观测器的BassGura算法
2.4.5最小阶观测器
2.4.6具有最小阶状态观测器的观测状态反馈控制系统
2.5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分析
2.5.1Lyapunov第二法
2.5.2线性定常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分析
2.5.3二次型最优控制
第3章汽车纵向动力学及其控制
3.1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3.1.1驱动力
3.1.2行驶阻力
3.1.3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3.1.4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
3.1.5纵向力与滑动率的关系
3.2汽车动力性能及分析
3.2.1理想的动力传动特性
3.2.2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