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对比语言学新发展研究

该著是全面梳理本世纪初以来对比语言学在理论、方法论及应用方面的功力之作,是语言对比研究、翻译理论及应用研究学者的**参考书。

作者:尚新
丛书名: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
定价:118
印次:1-1
ISBN:9787302639077
出版日期:2023.12.01
印刷日期:2023.12.27

《对比语言学新发展研究》首先回顾对比语言学的历史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自21世纪初以来,对比语言学在理论、方法论、应用三个方面的发展大势,总结学界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成绩和不足,并预测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该学科在理论、方法论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书的核心观点,即“语言对比研究也是在一定话语策略下的科学研究,应为新时代的中国学术发展建构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more >

前言 对比语言学自20世纪50年代发端以来,已历经近70年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高峰期。第一次高峰期是50至60年代,以提出并证伪“对比分析假设”(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为主要特征。第二次高峰期是70至80年代,以提出并证伪“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为 主要特征。第三次高峰期始于90年代末期,时至今日仍方兴未艾,以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的融合为主要特征,特别体现在语料库驱动型的基于对比分析的翻译研究上面。 但在新时代里,对比语言学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局限于少数(两种)自然语言,而对两种语言之间的互动影响研究缺乏关注和思考。二是研究层面关注度参差不齐,语言本体层面上,学界关注度较高,体现为范畴、单位、结构的对比研究长足发展;“形而下”的语言应用层面上,在语料库语言学的“桥接”作用下,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的融合呈现勃兴之势,但学界对这一研究路径潜在的问题认识不足;而在“形而上”的语言世界观层面上,缺乏创新性成果。三是在研究方法上,科学实证研究不足,特别是在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的融合研究上,体现在善归纳而少验证。 要破解上述问题,本书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将作为“第三语码”的翻译语言引入对比分析的研究对象里,从而使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从两种自然语言拓展为涵盖了“第三语码”的翻译语言,进而使传统对比分析中的两种自然语言间的对比关系拓展至更为广阔的范围,涵盖了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自然语言间的系统比较)、原创语言(往往是目的语原创语言)与翻译语言(翻译语言对原创语言的演化影响研究)、源语与翻译语言(源语对翻译语言的影响研究)、翻译语言与翻译语言(体现为翻译语言共性研究),以及基于源语与目的语对比分析的翻译研究。上述这些对比关系体现出明显的相互影响特征,因而具有动态性,可称之为“动态对比语言学”,而传统的对比分析则可以称为“静态对比语言学”。 二是以语言世界观来观照语言本体上的对比分析。对比语言学的探索不仅限于其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的突破,因为语言对比研究注定要与不同语言文化和文明密切关联,决定了它的又一项重要使命,即在不同语言民族的沟通交流和文明互鉴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对比语言学的“形而上”研究。以往的对比语言学“形而上”研究失之于笼统,失之于散漫。本书以语言类型学视野来考察汉英民族在形态、词汇以及语法结构上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所反映的民族心理认知不同,考察汉英民族对“物”“事”的认知思维特点;从语言中最为细小的结构出发,上升到词的层面,再到语法结构的层面,反复论证一个统一的观点,即汉语民族具有“物”“事”合一观,而英语民族具有“物”“事”分立观。这一对比分析的方法论为对比语言学的“形而上”研究确立了一个新范式。 三是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以蕴涵定律锚定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逐渐融合,学界多认为这是在语料库语言学的“桥接”作用下,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产生相互“共栖”关系的结果。然而这其实只是揭示了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之间关系的表象,并最终导致基于对比分析的翻译研究走上“语料库驱动型”研究路径,产生一系列问题,包括语料库的平衡使用问题、逻辑割裂问题以及得出扭曲性结论问题。因此,本书第9章重点论述了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之间关系的实质,即二者之间是“蕴涵关系”,对比分析蕴涵翻译研究,并将这一关系定位为“If P,then Q”的复合逻辑命题。如此一来,对比分析和翻译研究就被整合在一个完整的命题里,使得基于对比分析的翻译研究成为浑然一体的研究整体。要使得“If P,then Q”的复合命题成立,作为前件的对比分析假设、作为后件的翻译策略假设都需要得到证实,证实的语言数据正是分别来自双语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这就使语料库的功能从传统的“驱动”功能转变为“检验”功能;同时,对应规律假设需要双语语料库数据加以验证,翻译策略假设需要平行语料库数据加以验证,从而解决了语料库使用的不平衡问题;再者,不同语料库的平衡使用也规避了单用平行语料库可能导致的扭曲性结果问题。 四是以科学实证方法论来建构“语料库检验型基于对比分析的翻译研究”(CT-CATS)路径。在解决了CT-CATS实证研究模式的理论机理的基础上,本书第9至第10章提出了基于对比分析的翻译实证研究的新的方法论,即“五步循环法”,并加以例证。这一“语料库检验型”的研究路径,取自经典的实证科学“实证循环”原则,涵盖了观察、归纳、演绎、检验和评估五个子环节。由于对比分析蕴涵翻译研究是一个复合命题(IfP,then Q),复合命题的成立与否,依赖于前件命题和后件命题的两个环节的检验,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个完整的“五步循环法”来完成检验程序,由此提出了“实证双循环”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实证科学方法论。 上述四个方面,在本书的前十章框架内,由语言本体研究开始(第1章和第2章),由本体研究到“形而上”宏观探究(第3章至第6章),再由本体研究到“形而下”的应用探讨(第7章至第10章),体现着对比语言学新发展研究的完整逻辑架构和理论体系。若能对对比语言学界的研究有所启迪和裨益,是吾志也。 尚新 2023年10月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西方女性文学新发展研究

黄芙蓉、张瑾
定 价:118元

查看详情
西方戏剧新发展研究

俞建村等
定 价:118元

查看详情
计算语言学新发展研究

张霄军
定 价:128元

查看详情
世界英语文学批评新趋势

王腊宝等
定 价:118元

查看详情
西方通俗文学新发展研究

袁霞
定 价:128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尚新,教授、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项目结项成果鉴定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等。主持完成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资助1项、另外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十余项。至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编著7部,主编教材4册。

  • 《对比语言学新发展研究》的对比分析在建构“动态对比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形而上”地探析汉英民族的“物”“事”语言世界观之别;又“形而下”地围绕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之间的“蕴涵定律”而深探对比分析的应用价值。其中不乏多个理论闪光点,对启示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more >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对比语言学定义流变…………………………………1

    1.2 对比语言学与相关领域的分野………………………7

    1.3 “第三语码”与对比分析……………………………11

    1.4 动态对比语言学的内涵及描写模型………………16

    1.5 本书研究框架…………………………………………23

    第2章 类型学视野与语言对比研究…………………………25

    2.1 引言……………………………………………………25

    2.2 语言类型学……………………………………………27

    2.3 对比分析的“形而上”与“形而下………………30

    2.4 语言类型学与对比语言学…………………………34

    2.5 本章小结………………………………………41

    形而上篇

    第3章 对比语言学的“形而上”……………………………45

    3.1 引言……………………………………………………45

    3.2 “形而上”即语言世界观…………………………45

    3.3 对比分析“形而上”的意义…………………………49

    3.4 本章小结………………………………………51

    第4章 类型学视野下汉英名词的数范畴…………………53

    4.1 引言…53

    4.2 名词指称功能与汉英名词的类型学特征…………53

    4.3 名词区分的显性类型学特征…………………………56

    4.4 名词内部转类机制………………………………60

    4.5 量词“个”的“打包”功能………………………64

    4.6 汉英名词数范畴里的世界观………………………78

    4...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