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
作者:赵轶
定价:48元
印次:3-1
ISBN:9787302620785
出版日期:2023.01.01
印刷日期:2022.11.16
本书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进行内容开发,在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基础上,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论,搭建起以“工作过程导向”为特征的“理实一体化”素材框架,对经管类专业课程“模块化”实施进行了探索。 本书设计了10项学习任务,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认知、职位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使用与调配、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 本书完整地讲述了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工作活动,适合职业教育本科、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在职人员进行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实践的指导用书。
more >前言 本书是全国首批56所“双高”立项建设院校专业群建设阶段性成果。第一版于2012年1月出版,第二版于2016年7月出版,现已修订到第三版。与传统教材相比,本书进行了以下创新。 (1) 学习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统领教学过程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由过去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部分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完成某项实训活动),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具备所需的职业能力。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教学程序。 (2) 学习内容衔接职业技能。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材编写,使教学目标具体、明确、系统,教学内容先进、取舍合理,理论的基础地位转变为服务地位。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传递高效、简洁。在引领学生归纳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获取。 (3) 体例创新增强趣味性。本书一方面吸纳了国外教学参考书的优点,另一方面则考虑到我国高职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基础教育养成的吸纳知识的习惯,增强了趣味性。此外,本书在心理结构构建、兴趣动机发展等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学习目标、任务解析、管理故事、正文、同步实训、教学做一体化检测、课程思政园地、学生自我工作总结等完整的教材功能体系。 (4) 思政资源催化育人功能。本书切实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承担起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育人责任。本书设置了课程思政园地,致力于挖掘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活动中的课程思政资源, 使其与专业课程的功能同向同行, 形成育人合力。 本书由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项目组组长赵轶编著,辛宇、韩建东、苏徐等一线专家、教师参与了课程开发、教材框架研讨和内容的确定。在本书编写中,我们参阅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多家管理咨询公司为课程开发、横向课题的研发提供了实践便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清华大学出版社积极搭建平台,中国高职教育教材建设又向前迈出了新的步伐。作为一种探索,尽管我们力求完美,但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活动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方面难免存在偏差,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编著者2022年3月 本书基本架构说明如下。 学习任务以“任务”命名,试图先入为主,解释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活动内容,即一个抽象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际工作任务的归纳。同时,为高职学生建立起“学习就是完成任务”的概念,为课程实施的工学结合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说明完成这一任务要求达成的目标,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课程思政。也为工作任务完成后的评价与检测提供依据。 任务解析根据职业教育原理,依照“能力分担原则”,将任务作进一步的细分,体现“完成分解的任务就完成了整项工作”的目标,也为整个任务提供了较为精准而不致太泛泛的知识承载与逻辑线索。 管理故事为刚进大学、尚未确立清晰职业目标的高职学生准备。目的在于既能避免“科技的疏远和生硬”,又辅助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益于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倾向的培养。 同步实训根据工作任务要求,依照职业成长规律,对应每一个工作任务,设计了各项“同步实训”。希望通过实训的开展,使学生能够获得初步的职业认知,进而具备一定的单向职业能力。 思政园地挖掘课程所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任务中相关模块的说明如下。 重点名词说明这项任务中涉及的重点名词,体现对理论知识的重组,对应课后“教学做一体化检测”中的“重点名词”。 重要信息说明这项任务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或操作的技巧与要领,主要体现对理论知识的重组,使其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也属于教材正文部分,对应课后自测中的练习题。 管理借鉴列举一些古今中外的管理业务活动实例或故事,通过分析,使学生从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为课后案例分析提供借鉴。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