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2-4
ISBN:9787302608745
出版日期:2022.06.01
印刷日期:2025.01.20
图书责编:张龙卿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作为反映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新型实用教材,是任务驱动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次有益尝试。本书以实际工作和职业能力作为圈定教材范围的标准,设计了认识人际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职场沟通、日常沟通、网络沟通、行业沟通7项教学任务。每项“任务”由课程思政要求、学习目标、案例导入、知识储备、案例分析、实训项目、课后练习构成。让学生运用人际沟通基本理论知识,实施案例分析讨论,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训练项目,做中学,学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和相关专业的沟通课程教材,还可作为各行业人员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自我训练手册,它也是各类企业进行相关岗位培训的创新型教材。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张岩松,男,硕士,1990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1999年-今在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任教,2001年起任社会事业系主任,现为教授,是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现代交际礼仪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30余部,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
前言 人际沟通能力已成为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当今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之一就是人际沟通能力。一些大学生较差的人际沟通能力已经影响到其就业乃至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这也成为用人单位对部分大学毕业生素质不太满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已成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人际沟通艺术》一书,该教材自2015年出版以来,受到职业院校师生的欢迎和认可。此次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内容体系,进行体例创新,更新相关案例,使其更加适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书是任务驱动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有益尝试。本书一改同类教材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做法,着力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注重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教学活动,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学练结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自我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强化人际沟通各项技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塑造良好的职业人形象。 本书由张岩松主编,董丽萍、李新宇、孙小杰担任副主编。具体分工为: 任务1和任务2由张岩松、李新宇编写;任务3由董丽萍编写;任务4和任务7由孙小杰编写;任务5由董丽萍、张岩松编写;任务6由李新宇编写。全书由张岩松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书籍、报刊文献和网络资料,吸收了国内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编写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3月 前...
任务1认识人际沟通1
1.1沟通2
1.2人际沟通11
案例分析27
实训项目31
课后练习35
任务2语言沟通37
2.1有声语言: 语言沟通的重要方式38
2.2语言沟通的基本原则39
2.3语言沟通技巧45
2.4提高声音质量54
案例分析58
实训项目59
课后练习61
任务3非语言沟通62
3.1非语言沟通的含义63
3.2非语言沟通的作用64
3.3非语言沟通的表现形式66
案例分析82
实训项目84
课后练习86
任务4职场沟通89
4.1与领导的沟通91
4.2与同事的沟通97
4.3与下属的沟通101
4.4求职面试沟通105
案例分析114
实训项目120
课后练习124
任务5日常沟通126
5.1介绍127
5.2交谈129
5.3说服132
5.4赞美136
5.5拒绝140
5.6提问144
5.7回答149
5.8倾听154
案例分析159
实训项目163
课后练习167
任务6网络沟通172
6.1网络沟通概述173
6.2网络沟通的策略180
案例分析182
实训项目184
课后练习186
任务7行业沟通188
7.1护理沟通189
7.2导游沟通198
7.3主持沟通209
7.4营销沟通219
案例分析225
实训项目234
课后练习237
参考文献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