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8元
印次:3-2
ISBN:9787302637639
出版日期:2023.07.01
印刷日期:2024.08.01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教材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3版)》以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紧紧围绕影响大学生人格成长和完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如自我意识、人格完善、情绪调节、挫折应对、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网络心理等方面的困扰,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理论和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的讲授和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能够及时地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提高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心理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3版)》内容贴近大学生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既适合大学生阅读,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心理咨询员、辅导员、教师等参考学习。
"欧晓霞,潍坊学院教授,1984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心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讲授《基础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等课程;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获省市级奖励。现为山东省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山东省委组织部名师送教专家,潍坊市青少年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深刻领会党对高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履行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和关注。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其面临生活环境、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网络媒体和职业生涯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这一阶段促进其心理健康,完成适应和发展两大成长主题,尤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18年,教育部通过并颁布《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说明国家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于2006年出版第一版,于2017年出版第二版,目前出版的第三版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结合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每一章配套知识点讲解短视频和自评量表,使教材内容更加立体化,符合学生多元认知的兴趣特点。本版教材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指导思想明确 教材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编写,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体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成长潜力,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解决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 2. 教材内容系统 教材...
第一章 走进心理健康 1
第一节 健康概念及心理健康的起源与
发展 2
一、健康概念的演化 2
二、心理健康的起源与发展 4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特点 7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界定的原则 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9
三、心理健康的特点 13
四、心理健康的意义 14
第三节 心理不健康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15
一、心理不健康的机理 15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9
本章小结 21
思考与练习 22
实践课堂 23
第二章 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24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25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5
二、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的
影响 26
三、大学生心理的发展 28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3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33
三、大学生心理异常类型及常见的
心理问题 35
第三节 中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况 39
一、欧美、日本的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 39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1
本章小结 42
思考与练习 43
实践课堂 43
第三章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45
第一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 46
一、轻度情绪障碍及其调适 46
二、重度情绪障碍及其防治 47
第二节 大学生神经症的表现与调适 51
一、神经衰弱及其防治 52
二、强迫症及其防治 53
三、疑病症及其防治 55
第三节 大学生人格障碍及调适 56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56
二、人格障碍的类型及其特点 ...
1. 指导思想明确
教材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编写,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体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成长潜力,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解决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
2. 教材内容系统
教材以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紧紧围绕影响大学生人格成长和完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如自我意识、人格完善、情绪调节、挫折应对、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网络心理等方面的困扰,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理论和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的讲授和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能够及时地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提高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心理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章节结构完整
章节结构包括学习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学习指导、阅读链接、思考与练习、实践课堂和自评量表等栏目。每章均由一个生动的案例导入,每个抽象的概念均有相应的实例说明,在规范表述的基础上力求通俗生动,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丰富读者的知识面。同时,添加的“自评量表”符合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4. 视频资源配套
本次修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每一章节配套教师精讲短视频,短视频内容选取既与教材内容相关,又针对大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进行阐述,时间上不超过20分钟,形式和内容上符合读者多元的认知兴趣和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