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
内容实践性、体验性强,突出过程性评价;案例体现价值引领。

作者:李向阳、王利明、格根图雅

丛书名: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定价:47元

印次:1-1

ISBN:9787302701279

出版日期:2025.09.01

印刷日期:2025.09.01

图书责编:石伟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大学生心理健康》秉持“释难解惑,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助力大学生认识、理解并有效解决心理问题,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与自助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心选取了与当代大学生高效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紧密相关且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的十大主题。其内容既涉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人际关系、挫折应对、职业选择、学习适应、婚恋与性等适应性心理问题,也涉及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幸福生活和闲暇娱乐等发展性心理问题的剖析及解决策略。全书突出了“新、实、特”的基本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结构逻辑严密、体系完整,重点内容突出,专业实用,功能优化整合、贴近生活,体例便于教学,学用结合等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本集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类图书,既可作为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自助读物,还适合高校学生、青少年、高等教育管理者以及相关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

李向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内蒙古心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内蒙古高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医学会心理卫生分会常务委员。主持研究省部级项目4项,校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发表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关论文20余篇,参与的研究获得高等教育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1项。

前 言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成长难题。数字化浪潮引发的社交焦虑、价值多元化带来的身份困惑、高强度竞争导致的情绪危机等,这些真实且鲜活的困境,不断叩击着当代青年的心灵之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共中央、教育部也相继发布各项指导纲要,旨在切实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编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年轻的心灵搭建一座通向自我认知的桥梁,让心理健康的阳光穿透成长的迷雾。   本书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了“认知—调适—发展”的三维成长框架。全书十章内容呈螺旋式上升结构:从基础的心理健康认知到人格发展的深入探究,从情绪管理到人际互动的技巧,既涵盖学习效能提升与网络行为管理等现实问题,又深入压力应对、异常心理识别等关键领域,最终指向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生涯发展的规划。每个章节都包含经典理论模型、当代实证研究、本土化案例解析以及可操作的成长训练方案,突出价值引领,兼顾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充分发挥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各章具体编写人员如下:第一章为李向阳,第二章为耿捷,第三章为韩菲,第四章为丛彧哲,第五章为侯国洋,第六章为萨日娜,第七章为武文慧,第八章为格根图雅,第九章为李鑫,第十章由侯国洋、武文慧、耿捷和萨日娜共同编写。王利明对全书进行了统稿、修改和补充...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明心见志:心理健康与咨询指南 1

第一节  心理的本质 1

第二节  心理健康探索 4

第三节  心理问题调适 11

第四节  心理咨询指南 18

第二章  遇见自己:人格探索与优势开发 24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觉醒 24

第二节  我从哪里来 33

第三节  独一无二的我 38

第四节  人格的自我超越 43

第三章  学无止境:构建专属学习体系 50

第一节  探究学习本质 50

第二节  优化学习方法 58

第三节  激发动力  化解冲突 66

第四节  科学管理时间 74

第四章  情绪赋能:多维接纳与释放指南 80

第一节  洞见情绪真貌 80

第二节  拥抱情绪本然 85

第三节  智解情绪迷境 88

第四节  妙传情绪心声 95

第五章  方圆处世:人际关系的奥秘探索 102

第一节  人际关系解析 102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交往 109

第三节  亲密困局解码 115

第四节  和谐关系构建 121

第六章  虚实观网:数智时代的行为管理 129

第一节  青春与网络 129

第二节  网络情绪解码 136

第三节  网络社交圈 144

第四节  数字信息拾光 150

第七章  韧锋破局:压力与挫折的应对 155

第一节  压力与挫折解析 155

第二节  压力管理实践 162

第三节  挫折韧性培育 169

第四节  长效支持系统构建 174

第八章  心悟辩证:精神障碍的多维视角 182

第一节  理解精神障碍 182

第二节  识别精神障碍 ... 查看详情

"高校心理教育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将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材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一本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是心理育人的重要工具。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和专项行动计划,提高大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及疾病的识别和初步干预能力。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制一套符合理工类大学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材覆盖全部教学内容,并配合必要章节设计体验活动。(1)教材内容突出实践性,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着重理工科背景,介绍大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和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效策略,同时也聚焦前沿研究对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及表现的描述与分析。(2)案例选择突出价值引领,兼顾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充分发挥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3)教材设计突出体验性,兼顾逻辑性和体验性相统一,根据大学生学习特点,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破冰-转换-主题-升华的实施环节,由浅及深设计不同层次实践体验内容。(4)教材编排突出过程性评价,兼顾结果与过程相统一,将教材阅读过程与过程性考核指标相结合,做到目标清晰明确,学生知道怎么学,老师知道怎么教,充分体现出教材的动态性,体现出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5)教材使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兼顾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导相统一。最终,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