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探测航天器天线技术

作者:[美]William A. Imbriale 主编 李海涛 于益农 译

丛书名:JPL深空通信与导航丛书

定价:7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10709

出版日期:2013.06.01

印刷日期:2013.06.06

图书责编:石磊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前言 行星探测航天器天线技术追溯了喷气推进实验室(JPL) 从1958年开始最早的人造卫星天线至今航天器天线的发展。本书内容主要针对天线的射频(RF)设计与性能,同时也包括了有关环境和机械方面的内容。本书介绍了在其整个发展历程中所引入的所有新设计与技术革新,同时还全面论述了所有用于设计与性能评估的分析和测量技术。本书既可作为该领域的入门教程,也可作为业内高级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书中的专业技术术语是假设读者已经熟悉了电磁学高级课程中的基本工程和数学概念。 本书是对2002年出版的介绍支持航天器的所有地面天线的《深空网大天线技术》一书的补充。这两本书加在一起,完整地记述了JPL的天线技术。同时,与深空通信及导航丛书一起,收集了很多在过去几十年中使深空远程通信性能显著提高的技术革新。 与大多数航天器天线一样,很多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成功做出了贡献,但不可能在书中的每个章节列出所有人的名字。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特有的荣誉是通过完整地引用所有参考文献和材料出处的原始资料给予的。每章的署名者是内容的执笔者,并且他们完成了后续的编辑过程,但他们不一定是文中所描述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允许那些没有参加实际设计工作而写作或者是一章的合著者署名。为了完整性,这种类型的努力有时是需要的,这是因为有些参与早期航天器工程实际工作的人没有参与写作或者已经过世。编者William A. Imbriale2006年1月致谢在此,我对Joseph H. Yuen先生在本书原稿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坚定不移的支持表示感谢。我还要深深地感谢Cynthia D. Copeland对内容的录入,Roger Ca...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技术需求3

1.1.1分配给深空通信的频段4

1.1.2推荐的接入链路频段4

1.2反射面天线设计分析技术5

1.2.1天线辐射方向图分析5

1.2.2馈源喇叭分析12

1.2.3球面波分析14

1.2.4双反射器赋形15

1.2.5双色面反射器分析17

1.2.6网状结构分析21

1.3线天线27

1.3.1理论公式27

1.3.2任意形状线和线连接29

1.4微带天线的分析、设计与应用29

1.4.1引言29

1.4.2技术背景30

1.4.3分析、设计和CAD工具35

1.4.4航天器应用 49

1.4.5概括和结论 52

1.5天线测量 52

1.5.1远场测量54

1.5.2近场测量 57

1.5.3结论62

参考文献63

第2章早期时代73

2.1探索者Ⅰ号74

2.2先驱者3号和 4号75

2.3徘徊者号计划77

2.3.1高增益天线系统79

2.3.2全向天线84

2.4勘测者号87

2.4.1勘测者号无线电开关网络和天线系统88

2.4.2高增益平面天线阵 89

参考文献92

第3章行星飞越94

3.1水手系列95

3.1.1水手1号和2号95

3.1.2水手5号97

3.1.3水手10号100

3.2飞向外行星的旅行者号任务 103

3.2.1旅行者号S/X频段天线分系统 105

3.2.2要求106

3.2.3旅行者号高增益天线106

3.2.4旅行者号S频段馈源和低增益天线设计 111

3.2.5旅行者号频率选择表面(FSS)副反射面 ...